重生在豆蔻年华(216)

刘奶奶很是为苏夏自豪,脸上的笑容收都收不住。苏夏觉得有些窘迫,却仍然谢了魏老太太的夸奖。

忽的觉得有人一直盯着自己看,苏夏扭回头,看见霍锦文倚在不远处的书架上,一脸似笑非笑的模样。

苏夏理直气壮的问道:“我托你捎的书呢?”

霍锦文笑道:“就在外面院子那儿放着呢,我刚刚从屋里拿了书出来,却发现原本该在那等着的人不见了,左看右看看不到人,只好放在桌子上了。”

苏夏被糗了,自己先失了上风,就跟刘奶奶说了声,出门找书去了。

魏老太太出声问道:“什么书?”

“是国外出版的一些文集。”霍锦文解释道:“国内没引进,苏夏又想看,我就托了国外的朋友买了给她送来。”

魏老太太惊道:“这么小的女孩子,已经能流利阅读外文了?”

刘奶奶谦逊道:“只是书面阅读,那孩子口语却有点糟。不过看这些书,抱着本字典边看边查,倒也啃的下去。”

魏老太太笑道:“这些洋玩意儿我是一点都不懂的,原先还没进医院,还在文工团干着的时候,团里组织我们学英吉利语,学老毛子们说话,还说要让我们去苏俄,美帝那边演出,学了别人说话好去交流。我是死活学不进去的,后来团里重新调配,我分进医院干活,才算是避开这些。不过你出身和我不一样,懂的也多,你既然说小姑娘不错,那肯定就是很好了!”

刘奶奶只抿着嘴笑,特别开心的样子。

苏夏这时已经抱着书进了屋子,手里一面翻着书一面去看页面上的字,爱不释手的样子。先是走到霍锦文面前郑重的道了谢,换来他几个浅浅的微笑,又看王爷爷和霍爷爷,刘奶奶和魏奶奶两对老人说话说的热闹,就没往前凑,而是在书架后面找了张凳子,坐在上面看书。

霍锦文立在她身旁,轻声问道:“你书面阅读不错,口语却有点糟?”

苏夏疑惑的抬起头,也小声回说:“你听谁说的?”

霍锦文闻言一笑:“这么说是真的了?”

苏夏有些窘迫:“从学英语以来就是看的多说的少,能不这样么!再说我已经很认真的在练口语了,每天都有跟着录音机里的英语频道朗诵文章的,就是跟人对话时候紧张些罢了。”

霍锦文惊讶于苏夏的勤奋,问道:“你准备以后出国么。”

苏夏认真思考了会儿,说:“不知道。不过无论以后会不会出去留学,我总是要去国外看看的,旅行也好,暂时居住也好……总是呆在国内固步自封,就白瞎了这辈子了。”

苏夏的额头被弹了一下,霍锦文笑她:“脑袋瓜里装的东西太多,小心爆炸了。”

苏夏脸一红,恼羞成怒道:“别弹我脑袋!我不是小孩子了!”

她的语气太羞恼,让霍锦文愣了一下,继而失笑,安抚性的摸了摸她的头发,转身离去了。

苏夏捂着脑袋,看着霍锦文的背影,不自觉的发起呆来。

到了晚间,霍家祖孙三人离去。苏夏主动去了厨房,帮刘奶奶整理剩饭剩菜,洗碗打扫,一边好奇的问:“今日来的那位霍爷爷多大年纪了,看面相觉得很老,怎么看精神听声音,却又觉得挺年轻的?不过既然连锦文……哥都是他的孙子,年纪应该超过80了吧?”

刘奶奶一边刷碗一边跟苏夏解释着,苏夏这才知道那位霍爷爷已经是快要九十的年纪了,霍奶奶也都八十多了。而那位霍爷爷看着就非同凡响,没想到身份更是不得了——苏夏一听刘奶奶说起他名字就立刻恍然大悟了,这不是常常能在书上见到的名人么!什么抗日战争,三大战役,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什么的……

回过神来,她就觉得有些眩晕:自己匆匆瞥过几眼的,以为身份比较平凡的普通老人,居然就是常常出现在电视电影中,常常能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伟大人物之一……这一点,有些超出苏夏接受程度。

刘奶奶其实也就只是将苏夏当做是了一个倾听者,在讲述人生的反复无常,却不曾想苏夏极其敏锐的,从这其中捕捉到了许多的东西:比如说,能够从抗日战争开始一次次战役都经历下来,却活到现在的骨灰级将领,已经屈指可数了,多数人都埋进黄土堆里了,霍爷爷却成为了最长寿□的一个,只要他不死,霍家就不会倒。再比如说,霍家老人的心志异常坚强,一辈子就生育了一位独子两个女儿,却白发人送黑发人,独子壮年时候就因病去世了,不过也留下了三个孙子,这三个孙子经由两位老人教导长大,现在混的也都不错……

摇曳菡萏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