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豆蔻年华(294)

作者有话要说:--评论我不敢看,直觉认为板砖必须的哗哗的往下落……等我做做心理建设。

剧情就这么发展了,我给他掰弯了,还会再掰回来,只能说目前的剧情是有必要的,虽然在有的人看来很扯淡,但在我的构思里已经定局了。如果有读者看着不爽的话,呃,可以选择不买这几章的,等过阵子再来瞅吧。算算时间下周的现在也可以彻底定盘了。

22、VIP阅读制

由苏夏牵线而成的春江文化-乌托邦-鸿远集团三方合作,在霍锦文的应允下,很快就从单纯的一个设想变成了实际的运作。

春江文化和乌托邦都急于找一个势力庞大的网络事业大鳄来做靠山,而正在此时,鸿远集团靠了过来,这两家哪里还有不上岸的?至于其他那些琐碎的条件,倒是都好说,三方都不是那些眼皮子浅的人,看到的都是未来长远的利益,所以,目前的那些蝇头小利是没有人去争的。这样和平而友好的签约过程,倒是让三方面都对彼此大有好感。

刘主编真的没想到苏夏能为他们拉来如此一条大鲨鱼,不,大鲸鱼来。这阵子看苏夏都是眼里冒着光的,恨不能把她当做出版社的吉祥物一样,每天只挂在大门前,然后就能招财进宝。

正式签约的时候,苏夏,刘主编,乌托邦论坛的站长都到了,鸿远集团那边派来的负责人,他们原本都以为会是一个部门主管,没想到却是霍锦文亲自来了。刘主编和乌托邦的站长都觉得受宠若惊,就连苏夏自己都倍觉惊讶,不过霍锦文的态度倒是很平和,一点都没有屈尊降贵的感觉。上午一番忙碌下来,更是一丝抱怨也无,让在座的各位都对他好感倍加。

中午的时候,兴奋不已的刘主编主动提出来要请大家去吃午饭,乌托邦的冯站长也连忙站出来说,这场午餐他来买单也可以。两人之所与这么热情,一方面是高兴,另一方面,则是想要与霍锦文攀交情了。

苏夏觉得霍锦文会拒绝这个饭局,因为在苏夏的印象里,霍锦文对这些人情饭局是比较厌烦的,没想到他却答应了。于是一行四人就去了出版社附近的一家酒店,据说做杭帮菜做的特别好。

刘主编和冯站长都特别的健谈,整个饭局中将气氛打的火热。苏夏原本以为霍锦文走的是沉默一派的,没想到他如果兴起了,也能够风姿卓越侃侃而谈,只用一张嘴,就将从事文学行业的刘主编和冯站长说的哑口无言,自认技不如人。

苏夏虽然一向不喜欢在公共场合里发言,但是今日也难得起了兴致,时不时的打趣刘主编几句,然后在冯站长和霍锦文聊到网站现在经营困难的时候,也主动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冯站长诉苦说:“其实我当初创立乌托邦的理想很简单,那就是作最好的创作阅读平台,让读者有好书看,让作者写的开心,也能出版有钱拿。但是现在……却是有点举步维艰啊。”

霍锦文虽然现在插手网络行业,却在这行入水不深,觉得网络正是突飞猛进的发展的时候,何来举步维艰一说?于是好奇道:“这话怎么说?”

“文学,特别是原创文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赔钱的买卖。特别是我们这些私人做的,没有多少资本关注也没有国家扶持的原创文学来说,现在大多都面临着危机。你们实体出版行业还好,有着固定的宣传模式,作家团体,读者受众,每年虽说赚不了大钱把,可也是个饿不死的行当。可是我们网络文学呢?别看现在发展的这么欣欣向荣的,可是因为没有实际的营销模式,只是靠着作者们和读者们的热情来经营。作者们来我们这里写书,虽然很多人都抱着要出版的目的进来,但是,有多少家出版社是专门从网上找作品来出版的呢?他们大多有着自己固定的作者群体,根本不会来网上淘书,就算有,那也是少数,毕竟不能只出网上作者们的书,把自己旗下样的那些作者们给饿死不是?而像你们春江文化这样,自己的实体发展的又好,又有余力来网上寻找商机的出版社,那是更加的少了,全国都不一定能数出一个手掌来的。”

叹了口气,冯站长继续说:“现实生活里想要当一个作家,既需要有很深的文字功底,又要了解这行当的规矩,知道怎么投稿,投给谁,怎么去运作。一般的人想要当个能出书的职业作家,太难了。但是中国这么大,又自古就有文人情节,多的是人想要出本自己的实体书,所以自从我们网站为第一个网络作家寻找到了出版社之后,就有许多的人来乌托邦写书——都是奔着要出书的这个目的来的!但是在网上出书,不攒够了一定的人气,哪有出版社搭理你呢?更何况就是有足够的人气,都不一定能够顺利出书!文章字数问题,题材问题,稿费版税问题,等等等等……现在我们网站的所有作者都是公益写作,其中只有很少的人能够通过出版社的考验,走上实体出版的这一条路。那么其他的作者呢?就这么被抛弃了么?没了可以出书的奔头,等他们的写作兴趣消退了以后,很多作者都会放弃自己的心血之作,甚至放弃写作这条路。而日益增多的读者们也很难找到一本可以一直追道完结的优秀小说,甚至连好看的新书都会变得非常的少——”

摇曳菡萏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