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513)

作者:沙柳273 阅读记录

“你不说你爸妈是谁在哪里工作我们就不能收养你, 不收养只能送你去孤儿院。你想好了啊!”冰兰带着威胁恐吓。

这孩子也太有主意了, 就是不说, 她知道六七岁的孩子不可能什么也不知道, 何况这孩子已经能读书认字了。

“我爸爸叫程鸿业,我妈妈叫邱淑娴,本来还有哥哥姐姐的——”程斌快要落泪,冰兰知道他想念他的家人了。“我没有爷爷奶奶叔叔姑姑,爸爸说他们都死了!”小家伙最后补充。

“你爸爸妈妈在哪儿工作?”冰兰觉得那些亲戚应该在国外,所以程斌的爸妈不让儿子说出去。

“我爸爸在机械厂,我妈妈在卫生院,就是机械厂的卫生院”

“你们住哪儿?”

“在家属楼房”

冰兰松口气,在小屁孩脸上掐了一把,“真是乖孩子,以后你可以正式叫我大姐了”

“大姐”程斌红红脸,还是很诚心地叫了一声大姐。冰兰后面的雪兰漏出少了一颗牙的牙齿,朝着程斌眨眨眼。一招手,两个孩子跑了。

有了线索后,夏志信去找程斌爸妈的单位,领导审核同意后,区民政局办理收养手续。这样冰兰就多了一个弟弟。

新房不算小,相对原来的住处。起码这次是自己单独住了,夏建国也住了进来,叔叔家有房子总不能让侄子住外面吧!

孙大爷一家与他们还是隔壁,孙少林夫妻已经回来了,孙少林走路只是有点跛,但是李红却是高位截瘫。进出靠轮椅,两个孩子只能跟着孙大爷。

家一下子夸了,孙少林除了上班还要照顾妻子,养两个小的。幸亏有孙大爷的退休金做补助,不然奶粉钱都不够。

冯焕喜一家与他们住一条街道,冯老四失去一条腿,冯老三治疗后没留下任何缺陷。隔壁刘立军家齐齐整整的一家五口。对门的赵大娘家将大闺女接回家,据说他大闺女一家只剩下娘两。婆家容不下,不得不回来。

冰兰进进出出认识很多街上的邻居,看到了拄着拐杖的冯老四,偶尔被丈夫推出来的李红。冯老四拿着拐杖喜欢打看他的人,喜欢发脾气,大吼大叫。冰兰他们经常绕道不走他家门口。她现在去上中学,雪兰和程斌去上小学,建华去幼儿园。一家人生活步入正轨。

冰兰负责家里的一切开支,夏志信将工资都是交到冰兰手里。每月要买米粮油盐和孩子上学的书本学杂费,一家人的衣服穿戴等等。夏志信每月三十六块,给老家五块,剩余的就是冰兰做主的三十一块。

加上大堂哥每月给的五块伙食费,冰兰手里每月还是三十六块。生活很有规律,每周吃两顿饺子,一荤一素。一顿鱼,一顿红烧肉。其余的就是白菜土豆大萝卜等等。偶尔弄块猪骨头炖一锅汤。加上冰兰在院子里养的鸡,一家子的日子过得是很不错的。

要知道现在猪肉才七毛二一斤,鸡蛋五毛五,买一盒烟九分钱,当然别抽好的,夏志信没有吸烟的喜好,这笔钱省了。菜几乎是堂哥每周回家带过来,买菜的钱也省了。偶尔冰兰跟回去还能带回一些鱼来,给左右邻居送上一条。

一年后冰兰推回一辆飞鸽牌的的自行车,这样夏志信上班,夏建国回家都方便了。夏志信更佩服闺女的持家有道,就连对门的赵大娘每次看到孩子们都是笑眯眯的,特别和善。在冰兰看来,那笑容很伪善。

大堂哥转为正式工后,工资开始三十一块了,还有粮本各种票。老张氏看到了希望,随即二堂哥也到了建筑队。现在到处都在建设,缺人,实在是缺人,尤其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冰兰家又多了一口人,三个大男人开始在院子里加盖两间小厢房。院子一下子窄了。就连鸡窝都到了窗户下面。

夏志信回家的时候老张氏提起孙子的婚事,“建国的事还是你要费心,是安排在城里还是村上你们拿主意。村上已经有人上门问了”

夏志信犯难了,建筑队刚去的人别想在十年八年内分到房子,两口子结婚住哪儿?在村上结婚,意味着侄子要跑家,那样会很辛苦。

想到对门的赵大娘每次见面都很热情打招呼,夏志信回来后便去拜托老太太给侄子找对象。“姑娘踏实过日子就行,这事不着急,您老慢慢打听着,我侄子刚二十”

“你侄子的事我记住了,有合适的一定帮他留意。倒是你有没有想过再组一个家庭。一家子都是大老爷们,就一个小姑娘进进出出忙活,这家啊没女人哪成?”赵大娘早就打着夏志信的主意了。

她大闺女比夏志信小五岁,带着一个闺女,只能找丧偶的男人。夏家孩子多,眼看着大闺女就要赚钱,两个姑娘嫁人,收养的难道还养一辈子不成?家里也就剩下一个男孩子,等闺女再生一两个这个家也就是闺女当家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