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927)

作者:沙柳273 阅读记录

外面就是冰的世界,一切都好像被冰冰封住了。太阳出来化一些,晚上再冻上,或者再次下一场冰雨.这样的天气时断时续,一直持续到新春节,暖阳终于将冰封解冻。

由于节气的延迟,春播只能靠后,萧老六对减少耕作没意见,毕竟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他又帮不上忙,惠娘对他的冷淡他知道,更不敢对土地耕种有意见了。

冰兰将几家剩余的土豆都做了种,老牛一拉犁,大人小孩子都能帮着种。剩下的土地种了早玉米,芸豆。除了水稻,其他作物生长期都比较短。

真的是冬天有多冷,夏天就有多热。天启国迎来了建国一来第一个大面积干旱,开春后内陆就很少下雨,五月气温比往年明显偏高,炎热的天气将地上的水分蒸发。大河水位持续下降,小河干枯。土地龟裂,禾苗苦死。

那是内陆地区,临海城这边属于沿海地区,进入五月一样闷热,因为河道多,倒是没旱,时常下一阵雨。冰兰想到以前曾有过北方干旱南方洪涝的事,招呼着虾仔,带着一群孩子尽可多地存干柴和挖排水沟。

房子是不用操心了,这几年她和虾仔用石头将下面加固了一周,他们地势高,只要排水好就没事。

虾仔已经比冰兰高出一头,身体结实有力。三家一层都被冰兰指挥着存了大量干柴。土豆眼看着成熟,雨却时不时来一场。

“怕是灾年啊!”李婆子道。

“那土豆不如先出了?也快到日子了”冰兰问。

“出了就出了,到家踏实”

三家人一商量,找了一个晴天开始挖土豆。还真是挖,在北方秧子一拔卖土豆就可能出来一大半,眼下他们就得一棵棵挖,突然湿粘,怎么弄都不好弄。那几亩地全家老小稀稀拉拉干了十来天。

出来的土豆一半被署衙买走,剩下的三家分分做储备。玉米能煮着吃了,这几天虾仔每天都去掰一筐三家吃。冰兰说了,如果赶上暴雨天玉米怕是糟蹋了!还不如吃到肚子。

在冰兰这个理论下,三家每天都有玉米吃。冰兰偶尔让老牛驮着给外婆家送去几袋子分分。

一场暴风雨后,冰兰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玉米秸不是倾倒就是折断。眼前的残像让人欲哭无泪。

署衙管粮食的官员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放着等着干瘪,不放?这么多青玉米怎么吃?有的已经快成熟了,真是可惜!隔了两天衙署下来大批人手开始收嫩玉米,这是咋回事?

一打听,原来临海城为了帮助内地百姓度过饥荒,将青玉米低价卖给那边的百姓。呵呵,真是一笔好买卖,也就官府有那么大的魄力!天启帝不知道会不会吐血?要高产粮种一直没要到,内地遭灾了需要救急,孙萧寒真的救急了,只是用了青玉米。

发愁的人们不用再发愁,一个个兴冲冲冲进地里掰玉米。好在有点收入,冰兰拿了几根老玉米用小磨磨成玉米糊,这个煮粥炖汤倒是可以。顺便弄点青玉米放空间。

玉米的事终于算是解决了,人们眼巴巴地注视着水稻。水稻扬花季节,一场场风雨却将大片水稻打压下去。

“今年要减产了!减产了!”李婆子道。

冰兰还在看着外面肆虐的天气,屋外的泥墙已经不敢重负纷纷落地,雨水透过缝隙进入屋子。

幸好他们住的地方地势高,挖了排水,水没有漫到屋子。已经下了半个月的雨了,冰兰他们天天都在用雨水。幸亏备的柴多,不然做饭都成问题。

第454章 海盗的女儿 12

萧老六和潘大雄一直没回来, 两家通过房顶聚在一起做饭。风雨大的时候他们根本不敢睡觉,就怕屋子北风吹倒。再继续下去不是减产,而是绝产,幸好各家粮食都充裕。

没想到这场雨会持续三个月。中间就是停也是很短的时间。三个月两家的男人都没怎么回来, 回来也是匆匆,偶尔让人捎信暂时回不来。

天启帝书案上堆了各地报灾的折子,都在要求朝廷赈灾。赈灾?他用什么赈?中原大面积绝收,剩余的也是减产。寻找食物成为人们活下去的动力, 百姓离家, 盗匪猖獗。

赈灾想到朝廷了?那他向各地征集的粮草怎么没到?孙萧寒!看到孙萧寒的折子天启帝更生气,朝廷要了多次的高产粮种迟迟不能送来。在他们这些人眼里百姓算什么?都是一副算计!

这回终于答应给粮种了, 还有赈灾粮食, 条件是朝廷开海禁,对周边再次清剿海盗, 以便于商船安全快速航行。

海禁还用开?都当别人是傻子?京城那些海外物品哪来的?

“开!让户部拟定章程,加收赋税。”他这个国家穷,连年战争和微薄的家底还没让年轻的国家缓过来, 今年又赶上天灾,他需要那批粮种,需要税收充盈国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