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心(177)

钟南很快就干完了,这时候阮云丝等也包好了一锅粽子,于是钟秀烧了水,将粽子蒸上,又在各处缝隙中放了鸡鸭鹅蛋,端午的习俗,是要煮一大盆鸡鸭鹅蛋的。”

这时候才见小绿走出来,揉着惺忪眼睛对阮云丝道:“姐姐给我系的丝线好漂亮,比我在家时系的丝线都好看。”

阮云丝笑道:“这一次是我选出了各色蚕丝,捻在一起弄得彩虹线,当然漂亮了,快去洗脸刷牙,等下吃早饭,有糖粥和咸鸭蛋还有你喜欢的糟鹅掌,中午就可以吃粽子了,小绿喜欢什么馅儿的呢?是红枣还是豆沙还是咸肉?”

“都喜欢。”小绿低下头来:“嗯,如果是我们家,还有枣泥馅儿的。”

“切,谁敢和你们家比?还有下人专门抠枣泥,放红枣在里面也很好吃的。”阮云丝哼了一声,捏捏小绿的小脸,总觉得小家伙似乎有心事,便笑道:“好了,我那天晚上也不过是和你那么一说而已,你自己寻思寻思,懂了其中道理就好,也不用每天这么垂头丧气的啊?”

小绿看着她,嘴唇嗫嚅了几下,然后才绽开一个笑容,点头道:“嗯,好。我去看看小黑和大黄。”

“去吧,今天早上才换的新衣服,别又和它们一起扑在地上,滚得跟个泥猴儿似的。”阮云丝嘱咐了一句,小绿就跑走了。

粽子很快便熟了,考虑到还要送给村里人一些,所以几个人合力,蒸了三大锅,足足二百多个粽子,钟秀和芸娘阮云丝分头送了人一些,又收获了其他各家各户的粽子几十枚,这会儿大家伙早没心思吃饭了,啃了两个粽子吞了两个蛋,便收拾得焕然一新,直往流花河而来。

龙舟赛事便是从午时三刻开始,一直到傍晚,等阮云丝到的时候,河岸上已经站满了人,不但是十里八村的百姓们全都到了,就是傣依族人也倾巢出动,因此长长一段河堤边,竟是人山人海。

“阮家妹子,这里这里……”

老远便听见有人喊自己,阮云丝回头一看,只见李保长的老婆正站在高台的梯子上朝自己招手。上面已经坐了许多老人,这些人显然比她们心急,早早就过来坐了。

于是和芸娘钟南钟秀小绿来到高台上,只听李保长喜笑颜开道:“嘿嘿,今年咱们村算是出风头了,这么多台子,属咱们村的最高最宽阔,也亏着我前天机警,见阮姑娘也在这里搭台子,又恰好和咱们紧挨着,便赶紧让张老弟给合在一处,看看看看,如今咱们这台子上多少人?可比别村强多了。”

其他人也都纷纷上前,自然都是感谢她的,阮云丝谦逊了几句,忽听小绿跑到台边喊道:“二蛋,二蛋,铁球铁球,我在这儿呢……”

几个孩子看见小绿,连忙招手叫唤,小绿便来到阮云丝身边道:“姐姐,我下去和二蛋铁球他们玩儿,等龙舟赛完了再回去。”说完也不等她答应,便像猴子一般的从台阶上咚咚跑下去,和下面的几个孩子汇合在一起。

阮云丝紧张在台上看着,大叫道:“小心点儿,别疯玩,等下就上来……”不等喊完,就听芸娘笑道:“你让他去玩吧,小孩子哪肯老老实实在台子上看?必要钻到人群最前面去看才行,有二蛋铁球他们,何况这又是乡下,能出什么事儿?别大惊小怪的。”

阮云丝想想也是,眼看着小绿跟那几个孩子很快就挤到人群里去了,素日他也都是和伙伴们玩在一起,何况这河提上全都是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应该也不至于出什么事,小绿不是那种傻呆呆的小孩儿,会被人拐走,因这样一想,就更放下心来。

十几条龙舟停在河面上,三艘一排,足足停了好几列,看着着实威风,那些龙舟上都是披红挂彩,桨手们赤着上身,穿着红裤子,岸上也有和他们打扮一样的汉子,都站在鼓旁,一个老者颤巍巍上了中间最高的台子,很是讲了几句鼓励士气的话,阮云丝也知道这个老人,是十里八乡唯一的一个举子,早年在城里还做过一任吏员,到老了这才回到乡下,自然被人奉若神明一般。

好在这老头儿气息大概不太够用,拼尽力气大喊了几句,便退下了,接着岸边鼓声如雨点般响起,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忽然间鼓声一顿,岸边那执着彩色鲜艳旗子的人将手一放,于是最前面三艘龙舟便如同破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鼓声越发密集起来,轰隆隆直若奔雷,伴着岸边人们的吼声,只将这高台都震得微微晃动,阮云丝这时候就有些后悔,暗道不该坐在这高台上,虽然看得清楚,哪里比得上在人群中亲自感受这热烈气氛?何况还可以看着小绿。

上一篇:食锦 下一篇:凤飞来

梨花烟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