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心(209)

阮云丝叹了口气道:“我但愿能承您吉言,怕就怕……世事不尽如人意。”

众人见她苦笑模样,都愣了一下,接着芸娘才一拍手道:“我明白了,妹妹一直不愿意与小公爷走的太近,偏偏小公爷一直不肯断了联系,如今又加上小公爷的少爷,我的天,那日后……小白岂不是说来就来,然后小公爷也可以顺理成章的以儿子的名义……”

她没有再说下去,但阮云丝已经明白她要说什么了,因为自己也正是担心这个。

对于钟秀和碧秋来说,这不是什么坏事儿,在她们心里,阮云丝是这世上最好的女人,小公爷是最好的男人,他们两个简直就是绝配。

不过阮云丝不会像她们这样想,站在那里出神了半天,却什么好办法都没想出来,她知道,自己和苏名溪冥冥中发展到现在,牵绊这么深,已经是撇不清了。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自己的心,她告诉自己心志一定要坚定,苏名溪不跨过这道雷池还好,如果跨过,那就是两人连朋友也做不成的时候,她是绝不可能做对方的妻子的,无论是曾经对对方的亏欠,还是自己这异类一般的一夫一妻制思想。如果兜兜转转真的又做了他妻子,那这么些年来的努力和逃避又有什么意义?最重要的是,就连她的事业,也将被迫中止吧?

这个后果是阮云丝无论如何也不能承受的,她看着杂物间里堆着的零星几匹锦缎,想到很快这里就又可以堆满一炕灿烂的织锦,会摞的很高很高,然后钱财滚滚而来,到时她就可以扩大生产,她可以以一个女人的身份,在这架空时代里建造属于自己的锦绣帝国,每当想到这里,她就热血澎湃:是的,这是她绝不会放弃的梦想,哪怕付出生命代价。

第133章 建厂

坚定了下自己的意志后,阮云丝觉得好受多了。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太多,她有些累,于是去了后面厦子里看了下黄莺楼兰她们织出的几种花样锦缎,不得不说,这些傣依族女子对于织染真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天赋,她们现在已经可以轻车熟路的织出比钟秀和碧秋还要好的锦缎了,这让阮云丝想到了一句话:天生就是该吃这行饭的。

日子一天天过下去,转眼间就入了伏,阮云丝给女工们又减了半个时辰的做工时间,让她们中午可以睡一觉。这让黄莺楼兰她们对阮云丝更是死心塌地了。只觉着阮姑娘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好,最有情义的人。

虽然是外族,但是这些傣依族人直爽开朗,最重视的就是诚信和情义。阮云丝对他们一次又一次伸出了援手,这让他们所有人都是心怀感激的。俗语说,吃水不忘打井人,今年是个好年头,每当傣依族人看到自己那绿油油的几百亩地时,都不能不心生感慨,如果当初没有阮云丝居中调解,他们现在别说希望了,也许连这个立足之地都会失去。

但是现在呢?借着龙船事件,让乡民们对他们不像从前那样排斥,接着他们又凑出族中仅有的一点值钱的锦绣和皮毛,分别送给了各村保长里正,虽然族里少了一些要在救命时变卖的珍贵东西,但是效果也是惊人的,在保长和里正们的努力下。他们终于融入了乡民当中,就在上个月,还因为李保长的极力撮合,他们族中一个优秀的小伙子和小王村最俊俏的村姑定了亲事,而他们族中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也和张田村的一个小伙子有了点意思,那小伙子已经答应回去就让父母过来提亲了。

现在再也没有人来故意破坏他们的庄稼,因为那几个宵小也知道。计划完全破产,更不可能将这些傣依族人逼出去,万一被人发现,还要挨揍,傣依族人身体高大,还都精通几招武术,没办法,他们是撮尔小国,真正是全民皆兵,所以这些男人即使不像鞑子一样擅骑射。却着实勇武过人。

十里八村一片安宁祥和。阮云丝这里织出的锦缎运到了流锦布庄,很快就会变成一笔笔的资金。包括她上一次给了对方的天蓝色染方,又让素流云付了一万两银子给她,这可是救了他全家的性命,而且他也意识到父亲和言掌柜似乎对阮云丝与自己有什么想法。他是个孝子,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亲要是死心眼了,这方面他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是他可以用这样的态度来向阮云丝表达自己的心思。他不想和对方有男女之情上的牵扯。

阮云丝想了想,也大概明白了素流云的心思,因此也就爽快的将钱收下。根据各方面的消息。锦缎的销路一点儿都不成问题,随着海洋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来到大吴朝贡贸易,大吴也派出了越来越多的船队远行海外,而这其中,最受欢迎的东西便是瓷器,茶叶,丝绸锦缎之类,所以,阮云丝断定,自己的锦缎事业前景大好。

上一篇:食锦 下一篇:凤飞来

梨花烟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