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心(509)

想到这里,老太君和刘夫人看向阮云丝的目光就越发和蔼,老太君笑道:“你这一个多月又研究出什么花样?也拿给咱们看看。”说完见阮云丝将几个花样呈上来,一边笑道:“老祖宗还真是目光如炬,怎么就知道孙媳研究出新花样了?”

老太君看着手中料子,又用手捻一捻,忽然奇道:“这是薄呢子料,手感倒有些像那波斯国进贡的哆罗呢,只是要比那个薄一些,难得,果然是难得,这是你研究出来的?”

阮云丝点头笑道:“是,厚的也能织,只不过这是为秋天准备的料子。老太君再往下看,这是毛线,却不是用织机,而是用羊毛纺出来的,老祖宗不妨猜猜,这个用来做什么。”

老太君和刘夫人都看着那粗羊毛线,只觉新奇,她们自然猜不出来,却听阮云丝笑道:“这是东洋那边的东西,用一根竹针,再配上这些线,专门织衣服穿,秋冬衬在里面,十分暖和呢,如今南方那边偶尔也能见到几件毛衣,只是咱们国家大多数人还不识得这个,少不得要叫一些人来,教了她们织法儿,慢慢流传出去就好了。”

“连这个你也会?”

刘夫人惊讶问了一句,却听阮云丝笑道:“是,从前得师父悉心教导,这些料子都是他细细讲解的,之后又在几家织染厂实践了,方有儿媳今日这织女之名。这线纺的还是粗,我已经让李家人想办法改改纺车,等到能纺出细而均匀的线来,织两件给老祖宗和太太穿,咱们到时候看看效果。

让她这一说,老太君等也兴头起来,笑道:“听说今年你那个纱料和薄麻一经推出,就卖的十分好,还有那薄麻花布,也是供不应求,如何?赚了多少银子?”

阮云丝笑道:“这个厂子机器和人还是少,乡下那个厂子却给了我哥哥,听他说,仅这一项,到现在已经赚了不下三万银子,我估摸着,纯利润怎么也有一万多两,这边京城厂子要差些,可也有六七千两的收入了。”

老太君笑道:“这样的兴旺啊,你还不打算自己开布庄卖吗?你既有织女之名,自己产布卖布,何苦给别人赚钱?”

阮云丝笑道:“老祖宗这话错了,咱们国公府什么人家?孙媳又是什么身份?谁去计较那么点蝇头小利?就是我,也不是指着这个厂子吃喝度日,无非这是我喜欢的一项事业,到如今已经丢不下手罢了。流锦布庄从我一文不名时便一直助我,对我照顾有加,何况我们是经历了几番生死的,到如今这个局面,正是皆大欢喜,孙媳不想改变。”

老太君见她没有野心,十分满意,又听说经历生死,不由有些奇怪,老人家正是郁闷的时候,忙让阮云丝细细说来,待听了流锦布庄和贵云绸缎庄的恩恩怨怨,以及几次危机,便如听说书一样,十分赞叹,点头道:“你这样做方是正理,为人处世,当以一个信字为要。既这么着,秋冬你也是要添新料子了?”

阮云丝笑道:“是,过两日爷休沐的时候,孙媳已和他说好了,要去织染厂一趟,顺便叫了李家人来,把需要的机器也和他们说一遍,争取都能做出。”

老太君笑道:“听你说的心里痒痒,等上秋后,挑个好天气,咱们也去厂子里看看,或是干脆就到乡下住两日,你在那小王村还有房子吧?小白说那里是个好地方,还有什么鲤鱼结阵?”

阮云丝笑道:“那敢情好,小王村的确是好地方,山珍海味都不少,到时孙媳亲自下厨,老太君和太太也尝尝乡下大锅饭的滋味……”她这里陪着老太君和刘夫人说话,心中就疑惑,暗道袁姨娘今儿怎么也不插嘴了?

因一边想着,便抬头去看,却见袁姨娘在一旁皱着眉头,面色有些苍白,似是不舒服的样子。

老太君和刘夫人顺着她的目光,也向袁姨娘看去,不由也是诧异,阮云丝便站起身道:“妹妹怎么了?若是站着不舒服,且坐下来看看,再不行,回房躺一趟吧。”

袁姨娘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里有数,这会儿哪肯回去躺着,因连忙道:“不妨事不妨事……”不等说完,身子便晃了一晃。

老太君皱眉道:“这样还说不妨事,看来是病了。叫小厮出去找个大夫来看看。”说完阮云丝答应了一声,吩咐身后芳草去办这件事,然后回头刚要说话,便见袁姨娘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她心中就是一翻个儿,忙又去看袁姨娘身后那小丫头小溪的脸色,只见对方比袁姨娘还沉不住气,这会儿已经是满面欢欣了。

阮云丝蓦然就想到了一个可能,面上白了一白,但很快就又恢复常态,陪老太君说了几句话,又劝袁姨娘回去,袁姨娘哪里肯,也不出去做事,只说要在老太君面前伺候着,就连老太君开口,她也强笑着道:“老祖宗,妾身好容易偷得这浮生半日闲,想在老祖宗面前尽孝,您就容妾身这一遭儿吧。”

上一篇:食锦 下一篇:凤飞来

梨花烟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