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导演(268)


许多枯燥无味的道理,都潜藏在那一次比一次精彩的斗法之中,恰如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那时候还没有独尊儒术,于是各家都人才辈出,碰撞出的火花漂亮的让人震撼!
这个故事,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主角。
每个导演都有自己讲故事的风格,而这部《问天》,就是站在“上帝视角”的角度来讲述的。
“上帝视角”的好处自不必说,作品往往更加大气,格局没有限制——但坏处也有不少,比如,观众们往往会找不到导演的意图,也就是说,导演就好像是一个记录者,但他的偏向呢?如果找不到导演的存在感,作品也许仍然会取得成功,但导演就会被人无视掉了,毕竟一个记录者而已,他能记录,我们也能记录啊!而缺乏这种“中心主旨”,也会让观众们普遍缺乏代入感,就好像坐着游览车去看了一天的动物世界,看的时候是挺开心的,看完了该干嘛干嘛,至于是狮群吃掉了小鹿还是鳄鱼吃掉了角马?和我们有半毛钱的关系吗?
但在这部电影里,所有人都轻易的抓住了导演想要告诉大家的那条主线。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至强者不滞于外物。

第124章 古诗词中的意境

电影的结局,是一个浑身裹着黑色披风的神秘人拿走了混沌钟,还有一方小巧的玉简,显然,里面就是秘境主人的功法正本了。
他身后的黑暗中,一双金黄色的兽眼突然间睁开了,那双兽眼比人还要高,中间是一线狭长的黑色竖瞳,然后,微眯。
整个大屏幕突然黑下来了。
背景音乐是一曲非常独特的笛音,宛转悠扬,伴着音乐声,电影结束的制片人名单也一个个浮现出来了,这些名字有的是飞剑的铭文,有的是火光中的蝶,各个不同,各个都充满巧思。
整个放映厅都是静的,许多人脑子里此时都是一个想法:“啥?这就完了?”不信邪的掏出表来看时间,竟然还真过去了两个半多小时了!
看完一部烂片,观众都会觉得时间怎么这么漫长,一听说终于完了,全都会如释重负。
但看完一部精彩的影片,却觉得时间好像被“折叠”了,也不知道怎么过的,突然就结束了,然后整个人就像经历了一场剧烈的运动一般,浑身乏力,怅然若失。
就这么诡异的、无声的把几分钟的“片尾曲”听完,之后所有“观众”才像是回过神来一样,啪啪啪鼓起掌来。
在《问天》的原着中,作者玄机子就特别擅长以人类种种原始欲望,来推动情节发展,每个人,或者妖,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还有或明显或不明显的“缺陷”,而正是这些独特的性格,才一环扣一环,通过一个“秘境”,一部“功法”,就把天下所有的宗门都裹挟了进去,然后在此过程中,也是因为这些独特的性格,才碰撞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火花。
道是什么?知行合一,直指本心,就是道。而再好的道,你从心里都不认同它,还指望能从中获得怎么样的收获不成?
影厅中间的座位上,马教授啪啪啪的拍着座椅扶手:“真不错,真不错,不愧是我小徒弟啊!故事本来就挺好,他的电影画面更是一绝,每帧镜头都自有深意,了不得,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了不得啊哈哈哈哈!”
韩夫人也觉得片子好看极了,不过她毕竟不是专业玩这个的,于是虚心跟马教授请教:“我就觉得画面挺美的……不光美,重要的是那种意境!我干儿子是不是化用了很多古诗进去啊?”
“嗯嗯,你都看出来了几首?”
“我印象中最深的,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衰笠翁,独钓寒江雪’,‘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太有冲击力了,重要的是跟剧情联系的也很好,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和多此一举……”
“那你相当不错了,其实还有——比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你想想天鸿宗那里是不是这样?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个蓬头真人很对我的胃口嘛!还有那个‘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不得不说,我这小徒弟就是胸中自有丘壑,他怎么想出来的啊你说,是不是跟他能拍好星际题材的电影也有关系?得佳徒如此,夫复何求啊哈哈哈!”

无衣yoyo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