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君一世荣华(99)

琴架箫座被安排在一片花圃之中,三月的花圃彩蝶纷飞,的确是个适合雅趣之地。

李家仆从给谢嫮准备的是一根六孔洞箫,谢嫮心道幸好,本来这首曲子就难吹,若是李家的人再给她准备一根琴箫,那就真是雪上加霜了,琴箫的管子太细,的确适合一般的琴箫合奏曲,但却不适用于《湘郎顾》这种曲子,洞箫就比较合适了,箫管粗,声音亮,又没有南箫的苍凉,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只不知这是李家仆人碰巧所为,还是有人懂得这首曲子的音律,特意配置的。

其实谢衡若是选其他曲子,谢嫮也许还没有这般淡定,但是这首《湘郎顾》,谢嫮还是知道的,并不是因为她博学多才,而是因为上一世,她就曾经听有人弹过,各种技法与窍门她都知道,而那人就坐在席间,谢嫮淡然的笑往人群中一瞥,正好对上李臻期待的目光,勾唇一笑,不再多言,收回了目光,正襟危坐。

谢衡啊谢衡,你费尽心思选了这首曲子,却不知是作茧自缚了。

谢衡坐到琴凳之上,深吸一口气,闭上双眼,收敛心神,双手抚过琴身,纤纤玉指缓缓勾动,琴声响起,宛然动听,技法高超,将一位女子思顾情郎的意境全都表达出来,就连谢嫮听在耳中也颇觉动听,可以听得出来,谢嫮为了这一曲,着实下了不少功夫才是,这般流畅,这般动情,绝非一朝一夕能够练就。

琴声毕,箫声起,谢衡挺直背脊坐在凳子上,仿佛一只高贵的仙鹤般,悠扬清脆的箫声传出,立刻吸引了众人,相比于先前的琴声竟然丝毫都不逊色,恰似一位郎君心慕佳人的欢快,竟比琴声听起来更加婉转传情。

上一世,某人曾经说过,《湘郎顾》的第一段箫声必须是激荡的,不能如曲谱记载那般温柔而入,那样不仅被琴抢了先机,再到后来就会受琴所控,再无主导之力了。

琴音再起,依旧婉转动人,谢衡对这首曲子倾注了她所有的热情,玉指拨动间,身子微倾,这样的技法不用说,确实是李大才子的手法,因为据说这样能够压住一些跳跃的琴音,而看过李臻弹琴之人,定然能分辨的出谢衡这动作是从谁那里学来的,不管是李臻特意教的,还是谢衡无意间学会的,他们之间的绯闻那就是板上钉钉,传定了的。

若是上一世的谢嫮,试问她又该如何应对这样强大的谢衡呢?

琴音还未落幕,箫声便赶了上去,接替了琴音的尾声,这一段的箫需吹得绵长一些,这是整首曲子的中段,正是感情浓厚之时,多一些哀怨,多一些纠缠,这才能更好的把情之一事用音律表达出来。

在场众人皆醉于此箫声中,若不是他们亲眼瞧见,真的很难想象,这样一曲哀怨缠绵的音调,竟然是从一个十四岁的少女口中吹奏而出。

李臻虽坐在人群之中,但一颗心早就跟着这一首曲子上上下下,琴音固然妙绝,但那是靠的这首曲子本身的韵律,箫声才是这曲子的点睛之笔,那姑娘吹奏起来的声音,仿佛就是从他的脑海中出去的那般,与他心底的旋律完全匹配,这是一抹与他多么契合的灵魂啊,李臻痴痴的听,痴痴的看,完全陷入了惊艳到无法自拔的地步。

最后一段箫声也是亮点,这是整首曲子中,唯一一段,需要琴箫合奏的,琴声清脆悠扬,箫声若是缓慢了,那就容易被琴声盖过,继而后继无力。

谢嫮自这段开始就运足了气,利用手指的间隙,将一声声短促的箫声吹奏而出,一声高过一声,一声快过一声,这种断气的吹奏方法,是李臻三十岁之后才参悟出来的,上一世谢嫮没有资格让李臻教,全都是靠她自己记下来自学而成的,幸而她对音律还有些天分,再揣摩了一年半载之后,才堪堪懂得了些技法。

而现在,这种断气的技法李臻还没有参悟出来,以至于这样急促欢快的箫声传出之时,就连他自己也惊呆了,他从未见过有谁能够把音律控制的这样精确彻底,他是服了,彻底的服了。

谢衡的琴声渐渐弱了下去,颇有些跟不上谢嫮的箫声,一场琴箫追逐,最后以琴声后继无力而堪堪落败,一曲毕,掌声四起。

谢嫮放下洞箫,轻松的站了起来,将洞箫放在凳子之上,神色如常的走了下去,而那边谢衡却是双腿发软,站起来之时,竟有些支撑不住,一把按在了琴弦之上,发出一声响亮的声音,吓了宾客一跳,也吓了她自己一跳,匆匆抬起了手,低头走了下去。

一曲毕,谢嫮一战成名!

凡是那日去静安侯府参加过老夫人寿宴的宾客都知道,归义侯府谢家二房中出了个了不得的姑娘,一口箫吹得那是空前绝后的。(噗,我为什么会选吹、箫这个技能呢。好害羞。)

花日绯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