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穿越女的倒掉(21)

但她看着十四郎,能觉出他是真喜欢灯会。

也能觉出他真的很希望自己能留下来多陪他一会儿。

她毕竟还穿着人家的披风呢,心就比较软。便想,横竖夜还很呢,便再多陪他一会儿吧。

但灯会还是不去了,毕竟她还在蒲州守孝,遇见熟人就不好了。

她正想该跟十四郎聊些什么话题,便见十四郎手里还拿着一管竹箫。

那竹管九节,温润如玉,饰以描金的鸟纹,看着便觉清隽典雅。

可惜十四郎年少了些,这管箫比起他的身量,显得有些过长了。应当不是专门做来给他用的,八成和她的琴一样,都是长辈惠赐。

她便问道,“你适才是在吹箫吗?”

十四郎道,“是。”

云秀便问,“为什么不和人一道去看灯,却一个人在这里吹箫啊?”

十四郎顿了顿,垂眸道,“……阿爹的寿辰快到了。”

云秀听明白了——八成是想吹给他阿爹听,一个人躲在这里偷偷练呢。

她的心便软下来,道,“要不然你吹箫给我听吧。我耳朵刁得很,我若觉着好了,你阿爹定然也会喜欢。”

十四郎微微有些犹豫,大概觉着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小姐姐”她肯定是惯听天籁仙乐的。他若吹得不好,就更让她觉着人间无趣了。

但这少年并不是拖泥带水、自卑自哀的性子,很快便点了头,道,“好。”

便自在梅树下寻了个远近适当的位子,将箫管纳在唇下。

上元灯明之夜,短暂的繁华远逝的寂静后,那箫声便如泉流冰下般幽咽的、缓缓的流淌出来。

他吹奏得并不是很流畅。

比云秀刚开始学琴的时候还要稚拙些——当然,云秀天赋所在,她弹奏出的曲子无不流畅如山涧野泉,激石荡玉,肆意无忌。寻常的孩子都比她要稚拙得多。

但很奇异的,云秀听了下去。

很好听——她甚至这么觉得。

就连那些因为技巧不足而导致的停顿,都仿佛胜过华美流畅的连缀。她能听懂伴随着曲音流淌出的,深埋在他内心的恳切和追怀。

云秀裹着暖暖的披风,听着听着,不知为什么,眼泪便涌上来。

这并不是很适合贺寿的曲子。

第10章 初逢(六)

一曲终了,天心月圆,流光照人。

云秀回味良久,才道,“真好听,这是什么曲子?”

十四郎想了想,道,“是凤凰曲。”

云秀笑道,“这可不是《凤凰曲》。”凤凰曲是仙侣曲——萧史弄玉吹着彩箫双双乘龙驾凤而去。天降绿云相迎,影灭云散之后,遗声落秦。多么令人艳羡的神仙眷侣。却不是这么形单影只、思念而不得相见的如慕如诉的曲风。

“阿……”他停顿了片刻,才道,“阿娘说,这管箫能引来凤凰,所以叫凤凰曲。”

原来是这个凤凰曲啊。

云秀问,“有没有曲谱?”

十四郎顿了顿,道,“我只听阿娘是这么吹的 。”

只是听过就能吹奏出来,这孩子的天赋也令人赞叹。云秀只奇怪她阿娘既然会吹,知道他在练习,为何不把曲谱记录下来?这曲子亦足以传世,可她似乎还不曾听旁人演奏过。

正想着,她看十四郎垂着眸子、面如止水的模样,忽觉得这孩子衣着是不是太素淡了些。

一个不到十岁的孩童,又还在年节里,按说大人该将他打扮得更鲜亮些。可除了借给她穿的这身披风,他却是一身素净的衣装。而这么冷的天,他却把披风脱去了,一个人在冷风里吹箫。

云秀隐隐约约有些预感,却不大清晰。

她便不继续追问下去,只道,“这曲子很好。就是太悠长寂寞了些,需得细细品味才好。你阿爹做寿,想必许多人来祝贺,是极热闹繁忙的场合,未必能静下心来听你吹箫。”

他却似乎不为所动……也或者是根本早就想到这一节了,已另有打算,只道,“嗯。”

云秀忽就觉着对话难以为继了。

她冷落别人多,体贴别人少。为碰触不到旁人晦涩的心情而感到无措,似乎还是头一次。

想了想,便道,“你和我说一说这管能引来凤凰的竹箫吧。”

十四郎大约察觉到她的不自在,便也抛开心事,配合道,“你要不要看一看?”

云秀点头,他便把箫管递过来。

那箫管比看上去的要沉些,玉石一般的触感。大约是他才吹奏过的缘故,入手并不觉着冷。那管壁乍看是古铜色的,云秀本以为是桐漆的颜色,细看才知是竹管上自带的细细斑纹。她不懂箫,也看不出好坏,只觉得匀挺优美。又瞧见管头上有雕字,细细辨认,果然是“引凤”二字。

上一篇:皇后 下一篇:重生之害人不浅

茂林修竹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