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穿越女的倒掉(78)

只希望她早日往生,投生个好人家。

他看着那河灯顺水漂流,渐渐远去。便双手合什,闭目祝祷。

而后他又点了一盏河灯,放下去。

云秀说她阿婆去世了。他虽未曾谋面,但也希望老人家走得安稳,来生依旧多福多寿。

以云秀对生死的淡泊,想必今日不会记得该为亡者点灯,那他便代她点一盏自丧母之后,块然无徒,待同云秀相逢,言迹相投,情谊相合,始不孤单。愿以修渡之缘,成死生之契、山海之盟。虽身为二体,实心归一处。所以他代她点灯,想来也是无碍的。

而后他拿起最后一盏河灯。

他阿娘曾说,中元节的河灯最终会汇入天河,被仙女捞起。所以这一日用莲灯许愿最是灵验。

他并未尽信御沟常年有人清理打扫,莲灯根本就漂不出皇宫去,如何汇入天河?

可是……他很想见云秀。

他知道云秀爽约,必定是有什么缘由耽搁了原本他们俩次次约定,就次次都能见面,已属奇迹。以云秀那种含糊的法术,偶尔错过一次才是正常。然而,早先不爽约,偏到他告诉云秀自己的出身后才立刻爽约,他心里也难免忐忑会不会是他触犯了什么忌讳。

这些日子他得空便会到无人处吹箫。想来云秀也是一样的。

虽说他身边无人的时候、宫中无人的去处确实很少,可这么多日子了,他和云秀竟一次都没凑到一起,也还是不免令人沮丧。

十四郎提起笔来,想要许一个愿望。

然而笔尖悬了半晌,依旧不知该写些什么。

听见附近传来人声,姑且将空白的彩笺夹了进去,推灯入河若真是神仙捡去,纵使是无字之书,应该也能看得明白吧。

第31章 蓬山此去(一)

他推走河灯,便取出引凤箫来,缓长吹响。

不多时果然有人过来。却没近前问话,只略看了看便离开宫中喜爱笙箫的皇子公主并不多,而十四郎手上的引凤箫人人都认得,很少有人会前来妨碍、阻拦。

一曲终了。

十四郎收了箫,准备离开,回过身却见天子正立在游廊那头。身后仪仗林立,宫娥宫监们簇拥在侧。

肩舆早已落地,想是天子到来已有些时候了。

十四郎愣了一愣,忙躬身行礼。

他虽养在大内,得见天子的时候却并不多大明宫实在太大了,而天子内宠众多,原本就不常到淑妃殿里。自立了太子之后,更是经年不去一回。偶尔父子二人在内苑里遇见,也往往是在天子去旁处宫苑的路上,他上前请安,隔着仪仗和轿辇同天子略说两句话,便该跪送了。

算来父子两个上一次面对着面好好说话,还是在正月里。

因此十四郎虽憧憬父亲,却并不知父子间相处的情形。

天子微笑着上前,单手拉他起来,道:“在外头,不用讲究这么多。”

身后侍奉的人早跟上来,在水榭中陈设春凳,垫上毡毯,点起熏香,又当风设置屏障。

天子扶起十四郎,自己靠着凭几坐下,又示意十四郎坐,问道,“这么晚了,怎么还在外面游晃?”

十四郎道,“睡不着,偷偷溜出来吹一会儿箫,这就打算回去了……”

天子笑道,“哦。”又道,“我听杜妃说,常有人夜间吹箫,甚合韵律,原来说的是你吗?”

十四郎脸上便有些红,道,“……打扰到旁人睡眠了吗?”

天子笑道,“这却不至于。”便伸手过来。

十四郎将引凤箫呈上去,天子略赏玩片刻,便将以指按孔,将箫管纳在唇下。

他才四十岁,正当年富力强的时候,那起音洪亮高扬。却只略吹了几音便停下来,笑道,“太久没吹过,谱子都记不清了。”然而不知想起了谁,眸光已柔和起来。他将箫管还给十四郎,笑道,“……倒是不必怕召来谏官了。”又道,“这箫朕记得是给了叶娘,原来叶娘传给了你吗……”

十四郎道,“……是。”

天子靠着隐囊,闭目养神了片刻,才道,“朕寿诞那日,你给朕准备的寿礼,似乎是一支箫曲?”

十四郎没料到天子竟还记得,目光不由便明亮起来,忙克制住欢喜,道,“……是。”

天子便笑道,“吹来听听吧。”

十四郎略调箫音,然而将要吹奏时,却停顿了片刻。

他记得自己那日吹奏“凤凰曲”,将云秀给听哭了,记得云秀还说,“好听归好听,却不适合在寿宴上吹。”

那曲子是他阿娘最后一次吹箫时所吹奏,他虽略作修改,然而基调本就是哀伤的当日他阿娘病体支离,追怀往事,难免留恋不舍,亦难免流露出来日无多的悲戚。他将阿娘的遗音奏给天子听,是希望能替他阿娘打动天子,令天子缅怀片刻。如此,他阿娘黄泉路上,走得也不至过于凄冷。

上一篇:皇后 下一篇:重生之害人不浅

茂林修竹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