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长生路远(130)

作者:青空之羽 阅读记录

苏溪所做的这一切最根本的还是一点,生产力!

如果生产力不提高,那么制度做的再好也是徒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曾今课本上耳熟能详要求背诵,但是大家都觉得没有用的废话,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到其中的智慧呢?

从古代到现代,土地一直就是那么多,为什么古人和现代人差别那么大,我们说大航海,地理大发现,资本兴起,文艺复兴……等等原因,本质上都离不开一点,生产力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使得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提高了,物质资料宽裕了,一切都好说了。

现代依然是一小撮人掌握这个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资源,但是科技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使得那百分之一的资源也能让大部分人都过得很好。

就说现代共、产、主、义,拿什么共、产呢?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就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为丰富,人们的一切需要都能被满足,按需分配,这个时候,资本主义自然就不存在了。

没有生产力,一切都免谈。

所以苏溪在有了自己的地盘后就开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流水线作业,大工厂模式,矿产勘探,轻工业、重工业发展,技术理论研究,主张百家学说。

对于儒家,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但是现在要实行的依然是封建王朝,为了维护统治,所以儒家是不可能被抛弃的,何况儒家提倡的仁爱,礼、智、信等在社会道德方面也有很大用处,但是儒家其中一部分三从四德、愚孝、男尊女卑等等自然是要摒弃的,法家方面的依法治国,农家的农业,墨家的机关木工技术……哪怕是如名家、纵横家、小说家等苏溪都从来不会打压,他会制定好相关的制度法规,然后去引导这些的发展,名家纵横可以往辩论哲学这些上发展,小说家也可以发展写作,文学,在一个成熟的统治者眼里,只有用在那里的问题,从来没有无用之人,无用之物。

兼容并进,包容万物,

在基本统一北方之后,苏溪就开始鼓励与西域各国的商贸,在沿海建立造船厂,研究一系列航海技术,海外寻找新大陆,带回好多新作物与良种。

现在农业上研究出了高产的杂jiāo小麦,占城稻。土豆,红薯,玉米这样的高产作物为也被找到,至少,保证了人民最基本的生活,因为战争士兵脱产带来的粮食不足饿死的情况不会在出现。

同时,在民族问题上,苏溪开始培养国家概念,大一统的泛种族意识,即我们都是华夏后裔,炎huáng子孙,对待这些入侵的胡人,那些冥顽不灵,凶残野蛮的,统统拉去修桥铺路,开采矿石,对待逐渐同化的,则qiáng化起国家意识,弱化其民族观念,永远不要小瞧其中原文化的同化力,过几代之后,就在也不分彼此了。

却说明朝,虽是跟那晋朝结盟了,但是到底两国还有商水相隔,不像苏溪这边靠的那么进,划郡为界,一旦开战晋朝绝对来不及第一时间支援,因此也特地遣派使节,虽不至于到称臣的份上,纳贡还是有的,每年愿赠与多少多少岁币财货,大意就是想花钱买平安而已。

明朝地处东边沿海,国内商业发达,文风鼎盛,虽还是以治学做官为主,但国内但凡有点势力的大户,无不置船进行海外贸易,是以国家富足,颇有点资本萌芽之意,同样的,再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商人团体,党派斗争,皇帝的权威就相对较弱了。

又有朝堂上组内阁主事,在野有商会自治,哪怕皇帝几年不上朝都没有问题。这次的对苏溪这边的出使,就是对内阁大臣们自行商议的,明帝在看见呈上来的奏折后也只是撂下了一句让他们看着办,就没有多问了。

他已经久不上朝,与朝臣往来多靠太监内侍,平日里和贵妃在后宫嬉闹玩乐,皇后死后也在大臣们的阻拦下没能立贵妃为后,最大的烦恼就是贵妃一直没有生育。

这次出使的团队,主使为皇帝的胞弟誉王,两位副使为内阁大学士杨明和威国公曾涉,同时还有光禄寺、尚书丞、御史、国内的名士大儒等次史六人,由左卫郎将领两千jīng兵护送。

这只是明面上的,此外,队伍中还有商会的代表,高门镀金的子弟,学子等乱起八糟的人,加上官员小吏仆从,林林总总二百多人,吵吵嚷嚷,才算把事情定了。

第69章 王道9

出使队伍出发的前天晚上,威国公府上却是来了一辆牛车。

牛车驶入巷子拐到公府后门,早有下人在此等候,驾车的车夫掀开帘子,却是从里面一前一后走出来两个年青男子来,走在前面的那个容貌清雅,一举一动无不带有世家子的气度,后面的那却是身形娇小,皮肤偏白,仔细一看竟是个女扮男装的女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