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道侣一块穿[快穿](1007)

顾辞久这本事……看看他马上挂着的三串人头,其他亲卫到是都服气了。

郝汶侧坐在马上,被顾辞久搂在怀里,血腥味、一股子汗味还有马臭味一样不好闻,可郝汶就是长出了一口气:“多谢,大……大哥。”

别看这位现在看着比他年轻,但是十个世界啊……做他太爷爷的年纪都够了吧?所以一声大哥,郝汶叫的也不是谄媚。

顾辞久看他一眼,没说话。

他早来援了几个小时,带来的最大变化不是让郝汶躲过了拷打,也让赵王少了几个小时的孤立无援。

尤其原剧情里刺客也不是傻子,拽着郝汶到了他最先发声的地方,又一路转悠,恰好就来到了赵王躲藏的大树下头,赵王是亲眼看见郝汶被如何拷问却依旧不发一语的,这都是让赵王与郝汶彼此信任,增进感情的加分项。

于是朝回走的时候,赵王没拒绝他的马车,但强烈要求郝汶跟他一起。

这些现在都没有了,赵王对郝汶的印象,也只是“忠诚的下属”,并没有什么特别。甚至赵王现在和副将交谈甚欢,根本就没注意到郝汶的状况。

原来赵王那大队人马,预计到首阳关还得有五天,可他们带着一队伤兵,却只走了三天多一点。不少伤兵就起了烧,郝汶也是其中之一,不过郝汶不怕,他有444……虽然这名不太吉利,可444还是很有用的,至少不会让他死于万千世界里各种稀奇古怪的细菌,他其实可以不发烧的,但为了真实,还是小烧了一下。

郝汶想找机会求大神带……可是虽然他们俩共乘一骑,前后左右却都是人,边军还没有什么闲聊的习惯,都是闭口不言,这时候谁要是说话就很显眼,郝汶只能闭嘴忍着。

还没到首阳关,就见着带队出迎的刘将军了,伤兵被接去岐黄营,赵王被刘将军引去王府——顾辞久离开之前那还是刘将军的将军府,其他人排着队去文书那交令,顺便交人头,这可都是军功。

顾辞久本来想着交完这些就去找小师弟,谁知道他从文书办公的地方出来,就被人叫住了,说是赵王殿下和将军有请。

也不单是顾辞久一个,跟着出去的亲兵大多都被叫回去了。

王府的练功场里头,如今正大摆宴席……

首阳关贫苦,刘将军也不是吸兵血的混账,他住的地方很是简朴,本来这王府占地就不大,就几个缺胳膊断腿的老兵与几个丈夫儿子都战死的健壮寡妇做些洒扫的活,花园子时间长了那就是野草丛生的荒地一般,干脆刘将军就把花儿草儿的全都铲了改成了演武场,现在也就这地方宽敞能容下这许多人了。

顾辞久与众人到了之后,两人一组被引导小几处坐下,赵王已经换了衣裳,虽然憔悴却眼神明亮笑语晏晏,一上来就连敬了三杯酒:“这第一杯酒,小王谢过诸位将士救命之恩!这第二杯酒,小王敬诸位将士戍边之苦!这第三杯酒……诸位将士果然乃是虎贲之士!不可不敬!”

赵王年岁虽然小,可他也是赵王啊,这年代的人对于皇族有天然的敬畏与向往,看赵王小小年纪却如此谦和,且明摆着对他们甚为推崇,一群兵汉被激得热血上头,三杯酒下去就开始嗷嗷乱叫。

之后烤猪烤羊端上了席面,一坛子一坛子的烈酒任由取用,那简直就是群魔乱舞了。

刘将军带着诸将有些担心,不过赵王确实是被吓了一跳,但吓过之后,他觉着就被哈哈大笑了起来:“诸位果然都是赤子之心啊!”

赵王能不开心吗?这些人心思越单纯,对他不是越好?

众人之中,赵王最在意的,还是顾辞久,一是他勇武过人;二……从长相看,顾辞久怎么看怎么都是个聪明人;三,他年岁最轻,赵王的想法里,若是单纯做将领,武人的“使用寿命”是很短的,三四十岁就一身伤病不堪用了,当然是年纪小的才更好。

其实不只是赵王在观察顾辞久,刘将军也在观察顾辞久,只是这两人的观察都比较小心,所以(除了顾辞久之外)别人没发现他们在干嘛,他们俩也没发现对方的动静。两人观察的共同结论——可惜长了一副让人瞩目的精明相貌,其实却是个憨直之人。不,这倒是不可惜了,正正好……

至于他们为什么得了这么结论?顾辞久在吃,肉!吃!面饼子!吃!炒菜!吃!汤羹!吃!

有人来劝酒?喝!酒盅干了!酒碗干了!大海碗干了!酒坛子?对着吹!

吃得多了,喝得多了,出汗多了,敞开了衣襟,露出块垒分明的胸腹,革带勒得紧了,直接抽下来扔在一边。

有人来行酒令,猜骰子,掰腕子,摔跤,只要叫他,他就算醉得眼都迷离了,也必定会应下。

thaty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