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正妻难下堂(194)

两个月后,二月十六那天,李嫣红以素云的名义嫁给金银铺子的掌柜做填房。素云改姓李,以李姨娘的身份住进了李嫣红原来的院子,成了梅苑的新主人。素云开脸那日,特意换了粉嫩的裙袄,描绘了精致的容颜,静静地坐在床边等待二爷。可她没想到的是,她枯坐到天明,也没等来二爷。

天刚破晓,素云便换了衣裳,准备去给二奶奶敬茶,还未等出门,柳儿就来传信道:“因李姨娘冲撞了二爷,二爷责令李姨娘禁足梅苑,没有吩咐不得出院。”素云只得又回到屋子,每天次痴痴地等待二爷解了她的禁足,等待二爷踏入她的屋子,这一等就是三十年,直到素云老去闭上了双眼,也没能再见二爷一面。

思琴和峰哥儿过了正月就坐船来了扬州,姜玉春从前院指了个二进的小院给峰哥儿夫妻住着,另派了几个小丫头过去伺候。周天海带峰哥儿熟悉了下扬州城,便让他到会馆做了二管事,思琴虽脱了籍,但仍每日都来姜玉春屋里伺候,顺便调教主院的小丫头。

二月二十六这日,玉棋嫁给了莫少青,俩人也在周府前院单独住了一个小院,同峰哥儿夫妇比邻而居。玉棋换了妇人发式,在姜玉春的院子做了管事媳妇。姜玉春给巧书和云画也订了亲事,一个许是个自家铺子的掌柜的,另一个配给了府里的管事,婚期都订在了年底。

炎炎夏日来临,姜玉春临盆,两个时辰后,生下一男婴,周天海忙差人回徽州老家报喜,又在洗三那日大排筵席,庆贺麟儿诞生。

日子一天天过去,周天海、姜玉春感情越来越融洽,夫妻恩爱无比。此后五年,姜玉春又生下一儿两女,太太也终于熄了往儿子房里塞妾室的想法。而嫁出府去的李嫣红,虽自己不能生养,但对待丈夫亡妻的子女十分疼爱,视为己出。她在家里有丫鬟婆子伺候,出去旁人也都客气的称呼声奶奶,过的好不惬意。

周天海自打开了会馆,自己手中富裕的盐引都在会馆里交易,渐渐地也形成了一种风气,若是有想买卖盐引的,都往徽州会馆里来,周天海也成了扬州名噪一时的大盐商。七年后,吴总商病逝,吴家长子继承总商一位,因他资质驽钝,又不善经营,手里的生意逐渐呈现衰败之像。他听从小人谗言,从盐场夹带私盐避税。莫少青查到线索,一举将吴家击败。因吴家倒了,总商一位又有空缺,因周天海家大业大,名下附着的小盐商十分众多,又因徽州会馆交易盐引已成惯例,周天海名正言顺地拿下总商之位。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文历时一年多终于完结了,当初开这个文的时候,我还是独身一人在北京做编辑,没有爱情却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随着小说故事的进展,我经历了调换岗位,外派长期出差,以及离职回家等一系列的事情,而感情世界也从单身到了现在已经订婚待嫁的新娘。

这个文陪伴我经历了人生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也感谢各位读者不离不弃的支持,在我因各种私事断更的情况下,还能坚持陪我到最后这本书完结,我十分感谢大家。

第81章 一家人的幸福

远远地传来二更的钟声,几个守夜的媳妇张头往外望去,一媳妇道:“远远地瞧见灯光,怕是二爷回来了。”几人闻言都去瞧,果然见几盏灯笼晃动,众人忙轻轻开了院门,又往屋里传了话去。

周天海披着斗篷,扶着个小厮,跌跌晃晃地往前走。前头几个打灯笼的,后头又有两个搀扶的。到了院门口,几个小厮住了脚,那几个媳妇扶着周天海进了院子,关了院门。

如今思琴、玉棋、巧书、云画几个都已出嫁了,柳儿、蝶儿、水绿、依红几人成了姜玉春的贴身丫头。今夜柳儿带着几个小丫头值夜,见周天海回来了,忙扶了进来,去了斗篷,又将炉子上热着的醒酒汤端来,周天海喝了一碗,又拿着帕子洗了手脸,觉得精神略微清醒些,才悄声问柳儿道:“二奶奶睡下了?”

柳儿点了点头,应了声:“是。”又道:“二姑娘也在房里。”周天海愕然,随即笑着摇了摇头:“这小丫头。”

试着身上的寒气散了,周天海才起身往东次间内室走去,房里只点了两支蜡烛,昏昏暗暗的烛光引得周天海打了个哈欠。轻轻走到床边,只见姜玉春乌黑的头发散落在枕头上,双目闭着脸上带着微笑睡得无比满足。她臂弯里一个二岁的女童也同样姿势躺着,和姜玉春有七八分相似的脸上也挂着甜甜的笑意。

周天海看着床上的母女,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满足,他轻轻地上前,将小女儿抱在怀里,又从床尾拿过小棉被将她包上,唤柳儿道:“把二姑娘抱回去。”柳儿应了一声,连忙把明月接了过来。

信用卡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