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气满堂(288)

远在栎州的玉珠也是睡不着,她总日担心着京城的情况,身子都消瘦不少,孔芷熹每日都陪着她说说话,见她日渐消瘦也是心疼,直到等来京城消息,得知叛党全部被擒,皇上,太妃,皇后太子,太子妃小皇孙和姜家人都被救出,玉珠这才彻底放了心。

除了京城快马加鞭送来的消息,还有一封沈羡给她的书信,“吾妻姣姣,京城一切安好,叛贼已伏法,岳父岳母及其他人亦都安然无恙,你怀有身孕,切莫操劳,甚是挂念吾妻,请妻保重身体,夫亦安好,无需担忧,待事情彻底结束,我会来栎州接你。”

信不长,只有寥寥几句,家人和他都安康,玉珠也彻底安了心,待在栎州好好的修养身子,等着他来接。

肚子两月的时候,天已入了冬,栎州格外的寒冷,玉珠每次裹着厚厚的狐毛大氅,京城又传了消息过来,左都督带的几万大军行至京城,长途跋涉下来,士兵早就疲惫不堪,再加上太子携虎符亲迎敌军,敌军士气不振,甚至有一半人投降,剩下一半也不愿把弓箭对向同胞,亦都投降。

左都督被伏,穆贵妃,三皇子,太后,左家两兄弟均被斩首,谋反是大罪,左家,穆家,丘家满门抄斩,其此旁系也都被流放,生生世世不得入仕途,此事算是彻底结束。

太子也在此事之后登上皇位,改国号昭元。

远在千里外的玉珠抚着肚子轻声道,“都结束了,爹爹很快就会来接我们了。”

孔芷熹坐在一旁盯着玉珠的肚子,纳闷道,“嫂嫂,你这肚子比我嫂子怀孕三月的时候还要显呢。”

玉珠心中一动,她这也是第一次怀孕,还什么都不懂,除了当初不舒服请过一次郎中,哪会儿才怀一个月,把脉也有些难,现在已两个多月,不如在请郎中来瞧瞧。

外头还在落雪,郎中很快请来,身上落满白雪,进屋给玉珠行礼,又帮着诊了脉才欢喜道,“恭喜夫人贺喜夫人,夫人这怀的是双胎,真真天大的喜事儿。”

头先也是这个郎中给玉珠诊的,那会儿她才怀一个月,滑脉都还不太显,这已经两个多月,能把出双胎的脉象来。

玉珠有些震住,以往怎么都怀不上,这一怀就怀两。

双胎可比单胎麻烦,需要注意地方也多,第一个就是饮食方便,一定要合理搭配,不能吃太多,吃的多等月份大,孩子大,对产妇是很危险的事情。

郎中列了不少注意事项,和一些膳食的方子后才离开。

孔亦清的妻子得知玉珠怀的双胎,立刻找了一名擅妇科的嬷嬷照顾她的起居饮食。

此时已入一月,是昭元一年一月,再有半月就要过年,风雪飘飘,玉珠还怀着身孕,肯定是回不去京城的,她就想着实在不成,过年去幽州同谢大哥一块过也是好的,不曾想,沈羡让人送了信过来,他过几日会来栎州陪她过年。

原来京城的事情处理完毕,左都督伏法后,穆家,三皇子,左家,丘家这些叛乱处理完毕,太子赵祯亦登基,正好是新的一年,年号昭元,昭元一年。

新帝登基,安抚民众,京城各司各职各衙署都要重新安排人手,特别是宫中守卫,此事和锦衣卫就没了多大的关系,新帝任沈羡为从二品大都督,督视各路兵马,若是战乱时期,大都督极为京城最高之军事统帅。

沈家一门出了个镇国大将军沈国公,又有沈羡这位大都督,京城再无人家能抵得过沈家这份儿的荣耀。

沈羡在栎州受的伤并未好,这一直忙碌到一月才松散下来,下头还有不少官员帮衬着,也无需他什么事儿,就跟新帝禀告一声,想去栎州接回妻子,修养一段日子,也正好在栎州过个年。

新帝自然允了,随沈羡而去的还有一道圣旨。

☆、第144章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福昌县主, 知书识理,性行温良, 聪慧敏捷, 福慧双修, 深得帝心, 帝认其为义妹,封福昌公主,食邑三千户, 钦此。”

玉珠被沈羡扶着起身, 有些意外的望着他,她没想到皇上会认他做义妹,还封她做了公主。

今日一早,沈羡同宫中的一位宦官来到栎州, 玉珠见到沈羡非常欢喜, 宦官宣读了圣旨,把圣旨交给玉珠,玉珠道谢, 给了宦官厚厚的封红,又邀人进屋喝些热水。

如今几人都暂居刺史府,来的路上正好落雪,沈羡来时满身风霜,玉珠心疼坏了,把宦官安排好后,她随沈羡回了房,房里燃着炭,她帮着他把大氅脱下,“夫君,我去让丫鬟送些热水进来,你快些梳洗下。”

“不急。”沈羡把人拉在腿上坐下,轻环着她腰身,“这些日子孩子可闹腾?”

上一篇:我有四个亲哥哥 下一篇:牡丹真国色

柔桡轻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