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太妃宠冠六宫(226)

往大了说,技校的开办、技术人才的交流,可以让各类手艺遍地开花、精益求精,何愁国之不兴?

秦盈盈说话没有逻辑,想到什么说什么,好在赵轩很能抓重点,一边听一边在纸上记,时不时补充一两句,总能切中要害。

两个人越说越兴奋,根本停不下来,就这么从白天说到黑夜,又从月影弯弯说到启明星亮起,根本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

直到许湖在殿外提醒,该上朝了。

帝后二人才恍然惊觉,一夜过去了。

书案上散落着数张纸笺,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许多字,都是这一夜两个人列出的想法。

秦盈盈忍不住笑,“看来今日早朝有的忙了。”

赵轩拉住她的手,“你和我一起去。”

秦盈盈失笑,“我的官家,你是不是糊涂了,我现在已经不是垂帘听政的太后了,是你的皇后——后宫不得干政,你忘啦?”

“去他的后宫不得干政!”赵轩十分豪爽地说了句粗话,“谁都别想埋没我家皇后的才华。”

秦盈盈吐吐舌头,“哪里有什么才华,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罢了。”

赵轩摇摇头,亲手给她披上凤袍。

他相信,就算换一个人穿越到这里,不一定如秦盈盈般善良、周全、心系天下。

朝堂上气氛不大好。

从秦盈盈出现的那一刻,老臣们的脸就像开了染房似的,五颜六色,好看得紧。

秦盈盈做足了心理准备,只管安安稳稳地在赵轩身边坐着。

是的,两个人坐的是同一把椅子,赵轩颇为大方地说:“皇后不常上朝,就不必另置桌案了,与朕同坐便好。”

所有人:……

这下,大臣家里不用开染房了,一张张脸都变成了青白色。

谏官第一个站出来,直言不讳:“陛下,恕臣直言,后宫不得干政,这是千百年传下来的规矩,不能毁在这里!”

“后宫不得干政?”赵轩不怒反笑,“没记错的话,当初朕初登基,是张卿第一个上书,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吧?”

姓张的谏官一噎,后面的话悉数吞了回去。

显然,他的骨气还没有到达“触柱死谏”的地步。

一个谏官退下了,另一个补上来,后面这个说话就温和多了:“陛下宠爱皇后娘娘,就该为娘娘考虑一二,如今娘娘公然坐于龙椅之上,看似体面,实则并无好处。史笔如铁,陛下也该考虑考虑娘娘的身后之名。”

语气虽温和,却绵里藏刀。

赵轩冷笑:“朕与皇后将将大婚,李卿就开始惦记皇后的身后事了?”

“好了,”秦盈盈拍拍他的手,笑眯眯道,“今日确实有事,不然就算你们求本宫,本宫也不愿意披星戴月地到这冷嗖嗖的大殿上受罪。”

此话一出,殿下一片唏嘘。

大臣们差点被她气死了,瞧瞧她说的这是什么话,哪里像是一国之后!

秦盈盈挑了挑眉,这才到哪儿?更生气的还在后头呢!

不等众人反对,她便干脆利落地把技校的事说了。

之所以要在朝堂上提出来,是因为这件事和幼儿园不同,需得以朝廷的名义去做。

一来,只有得到朝廷的认可,并许以重利,那些怀揣绝技的手艺人才愿意站出来。

二来,在秦盈盈和赵轩的计划里,技校不是只开一两个,而是要开遍全国,秦盈盈算卦筹不来这些钱,赵轩的私库也不够,需得户部开支。

不出所料,朝堂上下意见十分一致——坚决反对。就连那些亲近赵轩的革新派,此时也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究其原因,是因为秦盈盈坚持的一点——但凡进入技校教学的手艺人,只要有真才实学,便和太学助教享有同等的待遇。

这是朝臣们最不能忍的。

凭什么?

他们寒窗苦读数十年,凭什么一介贱民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

读书人的自傲与清高在这一刻展露无疑。

很长时间,赵轩和秦盈盈都没说话,就那么静静地坐着,听着他们在下面引经据典、层层驳斥。

直到所有人都说了一遍,赵轩才缓缓开口,一针见血:“朕只问一句,你们在意的是读书人的体面,还是大昭的未来?”

殿下登时一静,众臣哑口无言。

他们不傻,相反颇有眼界,不得不认同秦盈盈列出的诸多好处,只是过不了心里那道坎。

有人嚅嚅道:“就算要开技校,也没必要如此抬举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三教九流。”

秦盈盈道:“为何不能抬举?他们和你们一样,苦学数年才掌握了一门手艺,在自己的行业里同样是令人尊敬的存在。他们会的,诸位不一定会。离了他们,诸位不一定能活。”

孟冬十五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