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798)

虽然城里老太太不认识她这个劳模,可万一碰到认识的呢,影响不好。

“白面、挂面、炒面……”莫茹低声念叨。

别看她声音小,老太太们年纪大,耳朵可灵着呢。

她们蹭得就扭头过来,一个看着路口防风,另外的就凑上来,又快又小声地问:“真有白面?可别糊弄人!”

这年头要吃白面可不容易,有钱买不到,有的人来卖说是白面,结果是黑面里掺了石膏粉!!

黑心肝的!

几个老太太火眼金睛扫了一圈,看他们俩穿的不差,小媳妇儿的棉袄还是碎花的,挺厚实,甚至还收腰挺时髦耐看的。再看男人披着个军大衣,个子高高的,腰板笔挺的,不像那些吃不饱饭塌腰驼背的。

哎呀,还领着个小闺女呢,长得真俊。

这小女孩儿看起来五六岁的模样,个子比一般孩子高,长得俊到极点,穿得也时髦秀气,比城里孩子还好看呢。

她们就嘀咕,这三人家只怕是当干部的,说不定是公社干部的家属,从粮管所倒腾出来卖呢。

如此便信他们真有白面,纷纷问道:“有多少?”

莫茹就把包袱掀开一角,让她们看看。

哇!一大箢子!

发了发了!

白面当然要啊!

这个白面看起来比他们去粮油店买的还白呢!

而且还有股子面香,一点柴油味儿都没有,一看就是石磨磨出来的!

几个老太太立刻说要,这个要十斤那个要二十的,一个个不差钱。

他们这些人家,家里只要双职工的其实就不缺钱,工作几年以后,工资都在三十多。只可惜有钱买不到东西,粮票布票都是定额的,想买多也不可能。

这两年别说多买,就正常买定额都买不到。

以前一个月细粮有三分之二的,后来细粮粗粮对半分,再往后细粮只有三分之一。

到现在,玉米面都成细粮!

哪里说理去?

一个月三十斤口粮,应该至少有七八斤细面,结果这都好几个月买不到了。

粮油站要么说没货,要么到了货大家排队,结果长长的队伍也就一半的人能买到,其他人依然买不到。

这会儿有卖白面的,简直跟天上掉下来似的,自然要买!

有的买就是好事。

对他们这些人,赚了钱不就是吃么。

这都多少天没吃过一顿饺子了,一家人都馋死了啊。

整天吃玉米面、秫秫面、地瓜干的,吃得人都要萎靡了。

他们又不是农村那些粗肠子的老乡,连小麦根玉米秸都能吃的,他们吃地瓜干多了都便秘不消化啊。

他们问多少钱一斤的时候,莫茹小声道:“大娘大婶们,俺们不要钱,要……”

“不要钱?”一个老太太故意打断莫茹的话,“不要钱好啦,这些我都要了。”

伸手就要去抢。

莫茹蹙眉。

周明愈立刻将她们挡开,道:“我们不收钱,只收老物件。”

几个老太太瞅着他们,老物件?

莫茹就给她们解释,建国以前的东西,能作价的都可以。

一个老太太道:“我家里有根银簪子。”

这会儿都让剪了头发,簪子也没地方戴,就算戴出来,有时候妇女主人还得说资产阶级情调不让戴呢。

这些东西这会儿在大家眼里并不值钱,毕竟市场不需要,没有需求就没有价格,很多人家的银锁、手镯都丢在家里发黑,被孩子拿去当玩具,有的都丢了。

这会儿听说能换细面,他们就表示自己家去找找。

很快有人把一些银的、铜的甚至是漆器都都找出来。

不用花钱和粮票就能换白面,傻子才不换呢!

这些不值钱的东西也能换白面,这俩人不是傻子吧!

莫茹看了看,还有那种黄铜的摆件,寿星公、笔筒之类的,还有银簪子、银镯子、银项圈,倒是没有金的,另外还有一些黑漆烘漆器具,还有文房四宝、鼻烟壶一类的。

甚至还有一些破烂儿!

这些东西价格也好估摸,莫茹只需要比那些下来收货给的价格高一成,老太太们就很乐意卖。

以往也有人下来收,价格很低,一块钱就能买三根这样的簪子。去年最困难的时候,也有人用粮食收,结果更便宜,一根银簪子换不到一斤白面!

乡下就更苦了,59、60年的时候,听说有人家饿得受不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大衣拿去跟人换粮食,结果换不到一斤面!

饿死人的时候,粮食最金贵,救命的粮食,哪怕是金子也不换的。

这种老物件,不当吃不当穿,拿出来还被批评,所以在很多人眼里那就是破烂儿,没用的。

能换点白面,当然不错的。

上一篇:悍妃之田园药香 下一篇:嫡女风华

桃花露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