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死了我登基(238)

增添了人手,便要重新编制。管平波立刻召集全体人员开会。二百多个人,站在武场上,也是乌压压的一片。管平波站在高地,宣布老虎营编制大调整,正式分为战兵营与后勤部。

战兵营营长与后勤部部长皆由管平波担任,总知事为陆观颐。枪法、刀法、拳法、文化总教练分别是孟阳秋、谭元洲、管平波与陆观颐。

往下,谭元洲任百总,统管战兵营。旗手李乐安、鼓手元宵、号手阿颜朵。战兵营暂分三旗队,由韦高义、潘志文、石茂勋任旗队长,每旗队辖四小队,由原鸳鸯队的成员分别担任小队长,因人手不够,三个旗队长各兼任了一个小队长。此外还有纪律稽查队,李玉娇为队长,监管全队纪律、考勤。

后勤则是分了仓管、财务、厨房、煮盐、养殖、纺织、编织、制衣、打铁、木匠、砖窑等小队。

管平波早与张和泰、王洪商议过名单。把同乡同族拆的七零八落。宣布完编制后,令陈大义等小队长站成一排,管平波念一个名字,那人就找到自己的队长,在他身后站好。不一时,分队完毕,又是一轮住所大调。当然不是让他们自己去找床铺,而是队长抽签,抽到哪间屋便住哪间屋,全凭运气,以免怨言。

而后管平波又宣布了全营作息,由专人盯着刻漏,到点打铃,全部人依铃声行动。

至此,各人找到了自己的岗位,权力层层分割、各司其职。但管平波并没有因此闲下来,战兵由老人带着还好,但后勤依旧是一团乱麻。生产生活的工作计划提上了议程,管平波再次扎入了文山会海之中。

不由再次感叹,创业真特么的艰难啊!

==================

第116章 堡垒

盐井的土墙范围内,容不下二百人训练。分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各队长带领人把土墙拆了,将原先种菜的地方填平,再圈一层土墙。对面的山顶也开始挖壕沟。一担一担的泥土在各色机械的帮助下,集中运河边的平地上,后勤人员形成流水线,把泥土倒入木制模具内,做成砖块,晾干、烧制。

于此同时,土墙内开始盖新房。以老虎营现在的条件,显然做不到全砖石结构,只能做砖木。取消了堂屋的设置,每栋房子上下各四间。中间为楼梯,正好一边住一个旗队。经过一个冬天,周围寨子的人家盐都吃的差不多了,纷纷提出能否做工换盐。管平波无意与邻居交恶,爽快答应了。有了他们的加入,一个月内齐齐整整四栋砖木结构的军营盖好,同时山上的壕沟挖完,山坡的杂草清除干净,种上了漫山遍野的苎麻。

战兵营集体大搬家,原先的旧木房子分派给了后勤。新房子人人都想住,后勤人员难免心生不满。然而管平波依旧住在原处,众人也就没了理直气壮抱怨的资格。到底是阶级社会,主家都住旧屋,谁再敢讲一句啰嗦,被打都要人人叫好的。

原定送完东西就走的张和泰没有走,他眼睁睁的看着在管平波的组织下,一群人把一个狭小破落的山谷修成了个坚实的堡垒。各色机械看的他眼花缭乱,流水线的生产更是让他大开眼界。红砖源源不断的生产,最初的泥巴路、泥巴坪全都垫了砖。甚至绕着土墙内侧,做出了个长长的跑道,用以将来训练。

而盐井的生产也比雁州的更先进。都是绞盘,但此处的明显易推。管平波很是大方的分享了她设计的复杂的滑轮组,有了铁匠,她的滑轮鸟枪换炮,用的更爽了。最让张和泰无语的是,春季的苍梧郡盛产春笋。长长的春笋味道鲜美,就是难剥皮。管平波她老人家研究了两日,立刻叫铁匠做了个手摇的小机关,竹笋推进去,轻轻松松摇两下,光洁的竹笋芯就出来了。一人摇机关,一人把竹笋整理成把,一人在案板上飞快的切丁,二百人吃的竹笋轻易就准备妥当。附近的村民见管平波喜欢,几乎是所有的女眷孩童都上山采摘。管平波来者不拒,吃不完的全部破开过盐晒干,当做干粮使。横竖盐井有的是盐,她还倒手把腌竹笋当做货品交易,引的方圆十几里的村民赶在农忙前冲到盐井打零工补贴家用。把张和泰看的目瞪口呆。

为了赚管平波的腌竹笋,苗族传统的三月三都没人过了。河对岸盖起了密密麻麻的兔舍,周围人家的今年繁育的小兔子全被集中在此。兔子吃百草,无耻的管平波的腌笋论根卖,一根腌笋换一捆草料。苎麻则可以两捆换三根腌笋。因管平波下的禁盐令,石竹县开始渐渐缺盐,食盐价格节节攀高。没有盐吃,有咸味的腌笋就变成了替代品,有价无市。周遭的百姓怎么赚腌笋都觉得不够。至三月底农忙开始,男人们陆续回去插秧,女人们却留在盐井,剥下每天兔子吃剩的苎麻皮,由水力驱动的纺麻机纺成麻线。

上一篇:洞房逃妃 下一篇: 我穿越回来了

潇湘碧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