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死了我登基(419)

端悫再屋中破口大骂,公主府上上下下都绷紧了弦。关系好的下人彼此通着消息,生怕触了霉头。端悫的乳母赵嬷嬷哄了半日,才把她好生伺候上床歇晌,好悬没累出一身汗来。退出正屋,走到花园子里散散,杨来来便迎上前来,一脸讨好的道:“干娘好?我前日送去的茯苓糕干娘吃着还顺口?”说着,伸手搀住赵嬷嬷,引去了亭子里坐下说话。

赵嬷嬷才坐下,杨来来赶忙的替她捶腿。

赵嬷嬷笑道:“满府里属你最伶俐。上回那茯苓糕不好,前次你送的藕粉倒是吃着香甜。”

杨来来忙道:“旁的不敢在干娘跟前说嘴,这藕粉啊,当属我们洞庭产的最妙。”

赵嬷嬷低声道:“你还说洞庭呢!你道今日公主怎地发那般大火?都是朝廷要派驸马去打你家乡,你可知道不知道?”

杨来来一惊非同小可,她本就是窦向东送来京中的探子。因孔彰要联络赵嬷嬷,好探听消息,暗自收买了好些丫头,都不中用。反倒是她惯舍得下脸面,肯做小伏低,又是亲兵池塘之妻,虽出身寒微,到底不是奴仆,奉承起来赵嬷嬷格外受用。得知赵嬷嬷夫婿也姓杨后,竟叫她瞅准了个空儿,拜做了干娘,关系更紧密了。

时下高门大户里,无根无基的小丫头们总要拜个体面的世仆干亲,借一借体面,省的叫人欺辱。世仆们则图她们的月钱,也乐的收。赵嬷嬷不知收了多少干女儿,却是只有杨来来孝敬的最丰厚。一则她有窦向东给的“嫁妆”,二则她既是亲兵之妻,府里给孔彰些体面,月钱就比旁人的高;三则其夫婿亦是孤儿月钱没处花去,泰半填了这个窟窿;四则孔彰见杨来来搭上了线,自然要给些活动经费。闹的杨来来手头宽裕,除去惯例的孝敬,还时不时的买些果子酒肉奉上,把其余的干女儿排挤到了天边,俨然赵嬷嬷的心腹第一人。

好几年持之以恒的砸钱,便是个铁石心肠也砸软了。赵嬷嬷与杨来来处的倒是不错。知道杨来来是巴州人,特特提醒道:“你不知道,这打起仗来,尸横遍野。你在京中可有亲眷?速速叫人带信去巴州,把你娘与姐姐接到京中来过活。省的真个打上了,你来不及。”

杨来来先道了声谢,方道:“谢干娘好心,我们巴州倒有些行会在京,我这就花几个钱,写信给我娘去。”

赵嬷嬷好意道:“别告诉太多人,京中什么都贵,你们年轻小两口,养不起。”

杨来来点头道:“我们家通没几口人,就我娘与姐姐。”

赵嬷嬷随口问道:“你姐姐嫁了人没有?夫婿是做什么的?”

杨来来扯谎道:“唉,别提了。嫁了个汉子,那年一病死了,连个孩子都没有,如今跟着我娘,在那大户窦家做浆洗的活计呢。”

赵嬷嬷一拍大腿道:“可了不得,正是要去打窦家!”

杨来来登时脸色煞白,颤声问:“果真?”

赵嬷嬷试探着道:“你与窦家没甚牵扯吧?”

杨来来忙道:“我们巴州人,十亭里有九亭给窦家做活。我们倒想巴结,可我们孤儿寡母的,人家哪里看得上。果真看重我们家,那年窦家送驸马的礼让人收拾,也不选上我了。”说着拿帕子抹泪道,“这一离家,好几年杳无音讯,我娘只怕当我死了吧。”

赵嬷嬷劝道:“你又傻了,便是做丫头,在窦家又有什么前程?何况你还正经嫁了汉子。我瞧着他待你倒是和气。”

不提还好,一提杨来来几乎哽咽:“他待我是好,只我对不住他,成亲几年肚子没个动静。每年烧纸,都不知怎生与公婆交代。”

池塘一个边陲长大的糙汉子,从未见过中原女子的娇媚,杨来来又是特特选出来的,往日在窦家学的勾男人的手段层出不穷,只把池塘哄的差点忘了姓什么。可公主府内人多嘴杂,盼人好的少,盼人歹的多,杨来来又有谋划,顶好与众人和睦些。无子一事她的确有些焦虑,正好拿在嘴边说,主动叫人看了笑话,省的人使绊子。故回回提起家务,就要抹泪。赵嬷嬷胡乱劝着,心里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幸灾乐祸:人的八字皆有定数,有了这桩好,就没了那桩好。夫君好了没儿子,可见是命数了。

二人说了一会子话,小丫头来报,说公主醒了。杨来来还没混上贴身伺候的差事,把赵嬷嬷送到正院,装作要去外头买丝线做衣裳,心急火燎的把孔彰欲带兵攻打巴州之事传了出去。绸缎铺子的掌柜听了密报,亦是惊出一身冷汗!他们商户使不上八百里加急的驿站,只得靠船运,送到巴州,只怕孔彰都要出发了!然此事非同小可,绸缎铺子的掌柜上蹿下跳,撒了不知多少银钱,硬是把信件混在了官方邸报中。虽一日只有二百里,到底比乘船绕个大弯强。为了避免信件遗失,又补了一封,叫可靠的船运带回去,方才略略放心。

上一篇:洞房逃妃 下一篇: 我穿越回来了

潇湘碧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