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死了我登基(772)

又吵了两日,浔阳的求援信一封比一封急,大有朝廷不管,他们就自立为王的意思。

迫于压力,窦宏朗不得不把管平波请进了文德殿。

看着半拉朝堂便秘般的神情,管平波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开门见山的道:“我留在苍梧的都是步兵,打骑兵不是不能,但那是绞肉机的打法,虎贲军损失不起。”

窦宏朗疲倦的道:“明岁财政不济,更易恶性循环,你别卖关子,有甚想法直说吧。”

管平波实在没什么好想法,虎贲军不是打不过源赫,但任何一场战争,都是要算投入产出比的。

显然现在调兵去打源赫,非常不划算。

再则城墙是用来干嘛的?那就是可守可攻的存在。

对着不争气的浔阳,她还生气呢。

不是浔阳太弱,叫源赫源源不断的有后勤补给,他早退兵了。

然现在浔阳一时半会好不了,她又不想付出太大的代价去打源赫,僵持下去同样影响苍梧的春耕。

于是想了想道:“既不能打,就和谈吧。”

此言一出,朝堂侧目。

窦宏朗震惊的看着管平波,她居然愿和谈?习惯性的生出怀疑,真的没有阴谋么?

第264章 探查

第61章 探查

对着满堂惊讶的神色, 管平波但笑不语。

战争时代,能打固然重要,能谈也不可小觑。

无非是难生快意, 容易从道德高点跌落, 一个不好,就得背负千古骂名。

因此朝堂中的主和派往往被冠上懦夫的名号, 尤其是对外战争时, 分分钟就要被扣上叛徒的帽子。

但理想是丰满的, 现实是残酷的。

后世皇汉们常常津津乐道的“不割地、不赔款”的明朝, 其崩溃的姿态, 并没有比他们鄙视的清朝好看。

况且人多喜自欺欺人,和谈不好,换个叫“合纵连横”的词,真的就很差劲么?

朝中未必没有清醒的人,只怕是不想在人前跟伪君子真傻X们磨牙。

办实事的人精力有限,一天天不够跟他们吵的。

窦宏朗当了几个月皇帝,也摸着了点窍门。

把不相干的人都打发走,留下林望舒、肖铁英、李运等另开小会。

窦宏朗其实更信任巴州旧党, 奈何要给江南党做脸, 方才留下林望舒, 心里着实对他能否提出有效的建议不报指望。

没了摆戏台子唱高调的人, 窦宏朗开门见山的问管平波:“是源赫比贺赖乌孤难打,还是苍梧的驻军有所不足?”

管平波道:“二者皆有吧。

僵持下去不是法子,不如各退一步。”

窦宏朗道:“源赫肯退么?”

管平波笑笑:“且谈上一谈, 他不肯退再打。

或许他只是好面子,想要个台阶呢?”

李运皱眉道:“娘娘猜他会出什么条件?”

管平波道:“不论他出什么条件,我的底线是贸易。

我又没打输,难道还求饶不成?他爱应就应,不应我就接着打,看谁耗的过谁!”

窦宏朗脸色发沉,忍不住的讽刺道:“浔阳人亦是娘娘子民,娘娘莫不是把自己当了后娘不成?”

管平波冷笑:“儿子不争气,当娘的有甚法子?何以姜戎不抢我亲儿子家?我倒是想好生教出个争气的后儿子来,只怕你们不肯。”

管平波如何“教儿子”,在场的皆心知肚明。

历朝历代都多少玩过打豪强分田地的把戏,谁不知道那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只别落到自己头上,都是千肯万肯的。

窦向东当初伸出橄榄枝,江南世家积极响应,为的就是窦向东承诺不动江南的利益。

否则他们岂肯轻易的叫外人来做了主上。

听得管平波的话,生怕年轻的窦宏朗热血上头,跟着他老婆来个均田地,忙岔开话题道:“事有轻重缓急,圣上与娘娘且商议如何逼退姜戎为要。”

窦宏朗瞥了林望舒一眼,再次深刻理解了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

当日窦家为豪强时,恨不能圈尽巴州良田,好享世代富贵。

而今当了皇帝,立场一转,登时恨不得为管平波摇旗呐喊,大喊三声土改万岁。

浔阳乱象,乃至整个楚朝财政艰难,皆因土地被豪强瓜分殆尽。

林望舒肯站在窦怀望一头,恐怕忌惮会土改的管平波更多些。

是以他一只老狐狸,在听到管平波的话时,竟是忍不住出声了,也算是隐晦的表示了他们几个家族对土改的反对之意。

窦宏朗心中不喜,却不好把江南党都扔过墙。

善于打仗的是他死了的老子,不是他。

他可没本事用血洗的方式摆平江南。

只得看向李运道:“江淮可否出兵袭鄂州,缓解浔阳的压力?”

上一篇:洞房逃妃 下一篇: 我穿越回来了

潇湘碧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