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谣(17)

她把自己的信仔细瞧了瞧,只见上面全是白话、家常话,一看就是让人很有亲切感的家书。开头看到“阿令吾儿”四个字,任江城便觉得一阵暖流从心头流过,浑身舒畅。

阿令,是任平生和范氏为她取的小名。令,美好之意,虽然她出生在战火之中,任平生和范氏却希望她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阿令吾儿”,任平生和范氏每回有信过来,都是这么开头的。

信上说的全是琐碎小事,读来却让人觉得很是温馨。

共有两样字体,前边的字体遒劲有力,飞扬挺拨,肯定是任平生的笔迹。后面的字体娟秀妩媚,飘逸秀丽,是范氏所写。任平生是嘱咐女儿要听祖父祖母的教导,友爱姐妹,爱惜自己,范氏却是从穿什么衣衫到吃什么吃食,一样一样,交待个遍。

“啪”的一声,任刺史将手中的信拍到了桌案上。

任江城被吓了一跳。

“管到老子头上来了!”任刺史额头上青筋直跳。

任刺史用力甚猛,他手边的茶碗都被震动了,茶水四溅。

任江城悄悄往后退了两步,好像想要避开他的怒火。

“大人,怎么了?”阿伏匆匆从外头进来。

“没事,你出去。”任刺史不耐烦的挥挥手。

阿伏俯身,“是,大人。”后退几步,轻手轻脚的出去了。

任刺史目光从任江城脸上掠过,蓦然问道:“八娘,你来猜猜,你阿父的信里都说了什么?”

任江城一直是低眉顺目的,这时却惊讶的抬起头,张口结舌,“我,猜猜?”

任刺史定定看着她,“对,你来猜一猜。”

任江城脑子迅速转了转,他这么问到底有什么目的,想知道什么?我是表现得聪明一点好呢,还是表现得平庸一点更合适?我好像想到了什么,可是,要不要告诉他啊?一瞬间,有无数念头从她脑海中闪过。

“今天,我听几位女郎闲谈,似乎乐康公主思念京城,想要回去,安东将军爱妻情深,有意调任,陪公主一起回京。”任江城斟词酌句的说道:“若此事属实,那安东将军的职位便会空缺出来了,不知会由谁接任?祖父,我听说刺史分为带兵刺史和不带兵的刺史,您如今是不带兵的,将来若是安东将军回京,宣州的兵权或许会暂时交给您……”

说到这里,任江城莹白的面颊上现出喜气洋洋之色,深施一礼,笑道:“恭喜祖父,您要变成带兵刺史了!”

任刺史时而狂喜,时而忧虑,脸色由红变白,又由白变红,变了好几种颜色,心情复杂,“八娘,你倒聪明。”

他对孙女们向来是不在意的,觉得女郎没用,大事完全不懂,每天就知道调脂弄粉,梳妆打扮,心心念念就是如何嫁得如意郎君。却没想到,别的女郎听到乐康公主和安东将军夫妇要回京的消息后是扼腕叹息,可惜以后会再也见不着庾澄这位名门公子,任江城却在他逼问之下,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别说任江城是年方十四岁的女郎,就算是任周、任召这样年过二十、有过阅历的年青人能想到这一层,也算见识不凡,足以使任刺史这做祖父的欣喜安慰了。

心中虽然喜悦,任刺史却训斥道:“胡说!带兵不带兵由朝廷任命,哪里是祖父能当家作主的?这话若是传扬出去,徒然惹人耻笑!”

他虽是口中训斥,神色中的得意之情却是掩饰不住,任江城何等聪明,早已看在眼里,便笑着答应,“祖父教训的是。不过,八娘也只是瞎猜,这话在祖父面前才敢说,到了外人面前,那是半个字也不会透露的。”

任刺史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

任江城暗暗松了口气。

虽然松了口气,任江城却更奇怪了:我家阿父信中说的应该就是这件事了吧?这不是好事么,方才你发的什么脾气啊?吓了我一跳。

任刺史脸上的笑容没有持续多久,便又沉下脸,“你阿父幼时很是乖巧听话,可自打他跟了陵江王……哼,他眼里还有我么?”

任江城这才明白他方才为什么不高兴。敢情是因为任平生跟随了陵江王,年纪轻轻官就和他一般大了,现在还出主意教给他如何升职、揽权,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啊。

敢情不只辛氏、王氏那拨人对任平生夫妇不满,就连任刺史也……

任江城心中一声长叹。

一个人若是比他的家人、兄弟都出色,不巧他的家人、兄弟度量又不够大,胸怀不够宽广,大概就会是这样的情形了吧。因为他优秀,优秀到把父亲、兄弟全给比下去了,所以大家都讨厌他,没人喜欢他。

“可怜的阿父。”任江城对从没见过面的任平生大为同情。

春温一笑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