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山泉有点田(205)

方才船只从这里过去的时候,在这边负责采石的人就已经注意到了,只是没人开口招呼。这会儿见周敏也在船上,立刻呼喝起来。周敏跟他们说定回来的时候上去看看,顺便将这两天采的石头运回去。

溯河而上,很快就来到被疏通的河段。

唐一彦的修整方式,是直接从旁边挖开河道让河流绕行,没有跟原本类似悬崖峭壁的地形较劲。所以船行到这里,便能看见岸边新挖开的地方,河里的水也还是浑浊的。

“我本来是想直接将河道挖平,但请了人来看,说是下面这一片都是乱石滩,就算挖平了也无法行船,很容易撞坏底部,所以索性重新挖了一条河道出来,所以花费的时间长了些。”唐一彦道,“周姑娘,要不要走到清平镇那边去看看?来回也费不了太多时间。”

“不必了。”周敏往那个方向看了一眼。虽然是第一次来,但她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触,更没多少迫切的心思。对于她来说,这条河疏通之后唯一的意义,就是村子里的东西可以很方便的运送出去。交通方便之后,村里的发展速度自然更快。

她想了想,问唐一彦,“唐公子,你可知这条河的下游又是什么情形?”

“这你就问对人了。”唐一彦道,“我回去之后特意查看过地图,从这里往下很快就是土人的地盘了。”

“土人?”周敏吃了一惊,完全没想到自己生活的环境居然如此复杂。

唐一彦点头,“是的,他们归附之后另置州县管辖,所以那边就不是征州府的范围了,彼此也没什么往来,只定期在交界处开放互市。”

周敏了然,看起来虽然土人已经归降,但是双方都在防备着,说不准什么时候又会闹起来。不过没听齐老三等人说过,想来应该也有数十年没发生过这种事了,倒也不必太担心。

不过,顺着河流下去做生意的打算显然泡汤了。朝廷既然开放互市,自然不会允许在别的地方交易。

好在她本来也没什么具体的打算,只是随口一问,这会儿想了想,问唐一彦,“唐公子,不知道你看的地图是否能借我一览?”

这个时代地图还是战略物资,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到的。唐家世代书香,有这种东西传下来不足为奇,别的地方估计很难找到。周敏虽然并没有想过离开这个地方去别处,但如果能够对天下局势了然于心,自然更有底。

唐一彦为难的摇头,“实不相瞒,这是我们唐家所藏的地图,就连我也只能翻看,无法带出来。”

“那唐公子还记得多少?能否大致为我描绘一番?”周敏又问。

“这倒是可以一试。”唐一彦说着,似乎想到什么,又道,“其实这种事,你去问五哥更好。他从小身体不好,整日在房间里待着,看书解闷就成了唯一的途径,估计邱氏的藏书都翻阅过,地图想来也不会缺少。而且他记忆力好,又擅长丹青,所绘制的地图想必更加精细。”

“也好,我回头去问问。”周敏往四处看了一眼,道,“先回去吧。”

船工将船只调转方向,这一回是顺流而下,有水流辅助,速度就快得多,很快就到了采石场。这里周敏也没有来过,自然免不得要过来看一看。码头的建筑工作进行得很慢,起码有一半的原因是石头开采的速度太慢,但究竟是怎么个开采法,周敏也说不清楚,这会儿正好实地考察一番。

在这里忙碌的都是年轻力壮的棒小伙儿,石头混在这群人之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毕竟他长得再快,今年也才十三岁,还没到个子抽条的年纪。

但是周敏很快注意到,在这群人中,石头竟然才是那个发号施令的人。

没有机器辅助,采石只能使用最传统的方法。那就是靠人工开凿。按照所需条石的大小,在石头上凿除缝隙之后,将铁钎横竖钉进石缝之中,用这种方法让石块分裂开来,然后再让石匠凿成均匀的条石,就能够直接使用了。

纯手工作业对众人的配合程度考验很大,需要有人居中调度。而石头就是这个负责调度的人,什么时候该使力,多大的力往哪边使,全都靠他指挥。

将一块条石解下来之后,他让众人先将解下来的石头搬到船上,自己才抹了一把汗,走到周敏面前。

这个天气,他们却都出了一身的汗。

“辛苦了。”周敏道,“进度怎么样?”

“一天能开采的数量实在有限。”石头道,“好在要得不多,估计再过几天就够了。”他说着不由感慨起来,“可惜天气不够冷,要是腊月,直接将水倒进石缝里,冻起来之后自然就能将石头解开。”

衣青箬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