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山泉有点田(280)

之前听安小舅说外婆的情况不大好,周敏虽然也觉得应该比较严重,但心里是比较乐观的。但等真的见到了人,才发现印象中那有些严厉刻板的老太太,瘦得简直只剩下一把骨头,气若游丝的躺在床上,越发显得她花白的头发和满脸的老人斑触目惊心。

不过,对她的态度倒是一如既往的糟糕。

确切的说,周敏进屋之后,她老人家的眼神都没往这里扫一下,只是把石头叫过去,专注的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说了两句话,就疲倦的闭上了眼睛。

然后就有人进来请他们出去了。

还是一样的不受待见,但周敏也不在意,跟老人家没什么道理可说,眼下这个情况,也没必要争一时的意气。

临出门时,周敏回头看了一眼,这才注意到了坐在床另一侧的外公。他身上穿着一套黑色的衣裳,静静地坐在那里,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以至于刚才人太多,周敏居然直接把他给忽略了过去。

这会儿大家都在往外走,才显得仍旧留在屋里的两位老人看上去身影单薄,充满了一种凄凉的感觉。

因为人太多,一个房间显然坐不下这么多人,所以大家索性坐在了宽敞的院子里。周敏观察了一下,发现所有人的神色都有些憔悴,显然这几天照顾病人,大家也都是熬着的。

她看了齐老三一眼,小声问,“爹,你们这两天是怎么休息的?”

齐老三苦笑,“休息什么?基本上都是守在这里,谁受不住了就去屋里躺一会儿,但也睡不踏实。”

难怪会是这样子。

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都是孝子孝女,这个时候,是必须要熬的,得守到最后一刻钟,大家一起送老人离开。所以屋里必须要有人轮流看着才行。

她想了想,又问,“那外公呢?他老人家也这样吗?”

“是啊。”齐老三感叹道,“外公和外婆一辈子的夫妻,情分自然比别人都深,这几天是寸步不离的守在房间里。”

“那……”年轻人熬着也就算了,毕竟还有精力,但外公年纪不小,自己的身体估计也有毛病,还这么熬着,怎么能受得了?

“知道你要说什么,但这是外公的意思,说是要看着外婆走。”齐老三低声道,“我们也不好违逆他的意思。”

周敏点点头,不说话了。

心里倒是有些感叹。虽然她对这两位老人的观感不怎么样,但对两人之间的这种情谊,也不免有几分感叹。毕竟人的一生,能够有幸与另一个人如此相互扶持着走完全程,同样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幸运。

这么想着,周敏忍不住往石头的方向看去。

结果石头也正看着她。他坐在齐老三另一侧,显然方才这番对话,也都听到了。

两人的视线一碰,又同时移开,周敏盯着青石板铺成的地面,有些出神。她和石头的以后,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想想两人白发苍苍时的情形,还是觉得有些难以想象。

其实,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下婚期,周敏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她有时候会想,自己对石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说是喜欢,但周敏始终觉得差点儿什么。但若说只是挑个不那么讨厌的人将就,却也不对。

周敏身为现代人,在许多方面意识都是超前的,对别人的闲言碎语,也没有石头想的那么在意。

现代人骨子里可能是自由的话听多了,骨子里都有些自我为中心。具体的表现为将自己的感受看得更重,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更是反复衡量利弊,一旦觉得不值得,就会立刻中断。在这种思潮之中长大的周敏,秉承的是宁缺毋滥的念头,又怎么可能接受将就的婚姻?

如果真的要衡量各方面条件挑一个对象,那她也不会选石头。

所以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楚,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所以虽然选了石头,但周敏心里又还有几分迟疑,便始终不愿干脆的将这件事定下来。

也许……有时候她想,也许是差了一个谈恋爱的过程?

所以拖一拖也好,跟石头以情人的方式相处的时间长一些,多磨合一下,或许就能发现问题所在了。

……

周敏是直到吃饭的时候,才注意到安家好像没有请大夫过来。

倒是另外一个房间里单独开了一席,请的是一班道士。

吃完饭之后,她找了个没人的时候,问了齐老三是怎么回事,才知道这是当地的风俗。大概是因为这个时代本身就缺医少药,所以大家对大夫的依赖也没那么重,除非是自己处理不了的病情,否则都是照着祖上传下来的那几个常用的方子熬点药就算了。

何况外婆的情况,很明显是油尽灯枯之兆,人到了年纪就会有这一天,神鬼莫救,大夫更不可能有用,倒不如好好安排身后事,所以提前将道士请来,有点儿基督教徒临死的时候受洗的意思,同样是一种很重要的仪式。

衣青箬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