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山泉有点田(77)

“这倒不怕。”周敏道,“我今天看山上花开得极好,采了一些映山红和槐花,正好用蜜渍了,放着当零嘴。应该用不了多少蜜。”

齐老三这才知道她摘那么多花回来竟不是因为爱美,而是嘴馋了。

还是个孩子呢……这么想着,齐老三心里许多计较,也就都跟着淡了。周敏这个孩子,有时候连他都觉得看不透,但看不透又如何?她并没有妨害这个家,恰恰相反,正是她在关键时刻支撑起了这个家,才有他齐老三的现在。否则他或许根本捱不过去年冬天。

既然如此,追根究底又有什么意思?

齐老三没听说过“难得糊涂”,但他本性里就带着几分宽容旷达的气质,否则也不可能一直容忍弟弟齐老四折腾了。这种“不计较”,有时候实在是令人恨得牙痒,但对周敏来说,却是恰到好处。

玉米种下去,第二天周敏便跟石头两个去山上用泉水灌溉。

在发现容器里的泉水可以储存起来之后,周敏请冬叔帮忙箍了一只大木桶,放在土坎上说是做灌溉用。

村后的这些土不像存钱的田,随时都有河水滋润,不虞干涸,如果夏天作物生长的时候长时间不下雨,很有可能会影响产量,到时候就需要人工灌溉了。在土里备一直木桶这种事,以前没人做过,但不代表不行。

甚至冬叔给周敏做完之后,又照样给自己家也做了一个。

他却不知道,每天晚上,石头都会将那个分量不轻的木桶滚到天坑里,放在那里接水。

这样一来,一晚上蓄的水,也差不多足够灌溉所用,就不需要每天紧巴巴的等它细水长流了。带去的竹筒接的水,便可以带回家来,一些用来浇灌房前屋后的数目秧苗,一些用来煮菜做饭如果有多的,周敏甚至会给那几只鸡和兔子喝一点。

尤其现在生了小兔子,很需要补充营养,这泉水却是恰到好处。

周敏对这几亩地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浇浇水又不费功夫,基本上得空就会过来。而这些作物也完全没有辜负周敏的期待,长得都非常好熬,整整齐齐,并不比那些肥地里长出来的差。

也就是万山村现在人人都忙,也没人到这里来看热闹,否则早就有人发现了。

浇完了水,将木桶运回来摆在树林里,避免被阳关照射之后朽坏,再用竹筒替换接水,周敏站在旁边的空地上打量着一家人这几个月的成果,心情不由舒畅起来。

弄完了之后,两人就打算回去了。但周敏之前取水的时候便发现了,这一片被烧过的荒坡上,别的植物都还没有复苏,但已经有不少蕨类在这里扎根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当地叫做苦蕨菜的一种。这会儿才抽出嫩嫩的苔,叶片还没有长开,卷在一起形成一个灰扑扑的突起。

别看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名字听起来也让人不想奉陪,但只要处理得宜,味道却是不错。

所以周敏便打算掐一些回去。

石头对她的这种行为非常不解。对他来说,白米饭和肉才是好东西,这些漫山遍野都是的野菜,反倒没什么好在意的。不是日子过不下去,村里也很少有人会去吃他们。所以见周敏如此兴奋,自然难以理解。

不过不理解不要紧,只要照着做就是了。反正周敏要蕨菜,他只要帮忙去掐就可以了。

两人一起动手,再加上这里的苦蕨菜数量着实不少,到最后竟然弄到了一大捆。主要是石头太实诚了,觉得既然要摘,那就多多益善,结果就成了这样。

然后就轮到周敏犯愁了,这么多,扔了可惜,但吃——一家人就算连着吃一个星期,估计也吃不了那么多吧?

后世周敏倒是听说过蕨根粉,但那是用地下挖出来的陈年蕨根熬成的,这种新鲜水嫩的蕨菜根本没用。她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将这些蕨菜都泡起来。

万山村这里的泡菜,应该叫做酸菜。

做法非常简单,将生菜洗净之后,放在烧得滚烫的热水里汆一下,不需要煮得熟透,只要表面烫死了就可以。然后将之封入坛子里,用一块石头压住,如果有之前的酸汤水最好,没有就把煮菜的水倒进去,然后密封发酵,过个十几天就可以拿出来吃了。

无论是用来炒菜还是凉拌,滋味都是一等一的好。

所以回家之后,周敏就开始收拾蕨菜了。因为蕨菜表面有一层细绒毛,所以她直接拿井边去反复清洗,将能够除去的部分冲掉,剩下的也就没什么大碍了。

接下俩的工作则是由安氏接手,毕竟她做这些小菜是最拿手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生活又重新规律了下来,每天上山去看看地里的庄稼,然后继续在旁边开垦新的土地,时不时从山林里发现一些可以吃的东西带回家,日子过得忙碌而踏实。

衣青箬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