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山泉有点田(79)

冬婶包的粽子,十个捆在一起作一提,两提就是二十个,足够一家人吃一顿,周敏自然不会贪心。

所以到了下午,周敏就提了两串粽子回家。有了粽子,晚饭自然不用做了,至于下粽子的东西,周敏,直接将自己之前蜜渍的杜鹃花和槐花取了出来。粽子在里面滚一圈,吃起来又香又甜,还带着一股鲜花的气息。当然,这样的好东西,少不得又分出一些送去了冬婶家。

……

过了端午就该插秧了,田里堆了肥之后重新平整过一次,起了宽垄,之前插下去的秧苗已经长到了巴掌那么长,□□之后扎成把,散乱的丢进田里,然后就可以夏天开始插了。

水稻要插得又快又整齐才好。这当然不是强迫症患者疾病爆发,而是因为等到水稻成熟收获的时候,如果长得十分整齐,那么镰刀下去,刷刷刷机留能割下来一片。但如果参差不齐,那就会大大耽误收获的速度。

所以最优秀的庄稼把式,插出来的秧苗,那就跟国庆大阅兵的军队似的,横看竖看斜看都在同一条线上。

普通人做不到这样的神乎其技,也有自己的办法。在开始插秧之前,冬叔和齐老三两人在田的两边拉了一条线,众人就比着这一条线插秧,大致上总不会相差太多。等到距离远了,再将线往前挪一下。

插秧的速度要比之前育苗快得多,所以当然不可能再坐着小板凳慢工出细活,对于每个人的腰力都是个巨大的考验。如此忙上一天,整个人就会感觉站都站不直。哪怕经验再丰富,这一点都是免不了的。

万山村的水田不算多,平摊到每家每户,也就是忙个几天就能完事了。听说南方那些全是水田的地方,当地的人多少都有点儿佝偻腰的毛病,就是因为插秧插出来的。

不过周敏对这种不知道来源的传说持怀疑态度。

插秧对于万山村的孩子们来说,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因为它好像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分水岭,在这之前,漫山遍野都是鲜花盛放,但在这之后,那些开放的花朵尽数凋零,而山上的各种野果则是陆续成熟。

对孩子们而言,大山着实是一片取之不尽的宝库,里面藏着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足够他们撒欢一整个夏天。这也是山里的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了。

周敏和石头,论年龄的话,勉强还能蹭在孩子堆里,但实际上,两人都已经是半个劳力,已经开始为地里的收成操心,自然就少了时间去寻摸这些吃的。

周密自己倒是无所谓,反正作为成年人,虽然她承认自己仍旧重视口腹之欲,但不至于像小孩子一样看到什么就馋。如果上山的路上能碰到好吃的,她也不会放过,但不至于专门去找。

但石头却不一样,虽然每天的饭不少吃,但肚子里却好像总也塞不满,对这些能吃的东西,自然也非常感兴趣。

反正现在地不多,也算不得太忙,不耽误事的情况下,周敏索性让他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不过事实证明,周敏实在是小看了石头。他虽然嘴馋,但却并不吃独食,不管找到什么东西,都会带回来跟周敏一起分享。这样一来,周敏也能一饱口福,自然更不会阻拦他了。

水稻种下去之后不久,就到了雨季。

在雨季到来之前,周敏机智的将地里的白菜给全部收了起来,只在地里留下三四株,用来育种。否则每次种菜都要去县城买种子,太麻烦了。村子里都是自家留种。

因为浇了很多泉水下去,这些白菜吃起来更加香甜,周敏将其中大部分都送去了镇上邱家,又换了几十个大钱回来。

从镇上回来的第二天,就下起了大雨。

天简直像是漏了个窟窿,一天到晚哗啦啦的下雨。周敏连上山取水浇灌作物都省了,毕竟这种下法,不涝着就算好事了,再浇水决不可取。每天大部分时候都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周敏就把丢下很久的女红又捡起来做了一下。

这么长时间,她的技术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一件像样的东西都没做出来,也着实令人嗟叹。

不过,在安氏看来,这不过是因为周敏的心思没放在这上面罢了。

她对此自然是有些不满的,但面对周敏这个孩子,她又摆不出母亲和长辈的款来,就连教训她,也觉得有些底气不足,索性就随她去了。反正等到要用的那一天,她自然会知道女红的重要性,到时候沉下心来学,也不迟。

雨一下起来,地里的杂草也跟疯了一样的长。

所以雨水稍微一停,村民们便立刻抓紧时间到地里去除草,免得它们将营养都吸走,地里的庄稼反而长不好。

衣青箬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