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惑契丹王(40)

宋军进入辽国控制区,占领金台顿,以日行百里的高速向北推进,兵锋甚锐,,宋军先头部队抵近幽州城南。进展如此顺利,大概也超出了赵光义的预想,这位自命不凡的皇帝将御帐设在城南的宝光寺。

当时,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骑兵万余人控制着幽州城北的战略要地-得胜口,赵光义为了孤立幽州,“躬擐甲胄”,率军往攻,皇帝亲自上阵,宋军自然是勇气百倍,一个冲锋就斩首千人,耶律斜轸见宋军攻势猛烈,便采取诱敌之计,让士卒换用被宋军轻视的耶律奚底所部的旗号,同时分兵一部抄袭宋军侧背,赵光义见势不妙,这才命令宋军停止进攻,退回城南,耶律斜轸趁机进至清沙河以北,遥为幽州声援。

这时,在宋军围攻下,幽州人心动摇,降者相继,幽州被围六天后,正在游猎的辽景宗耶律贤才得到消息,大敌当前,契丹民族的安危决于一线,面对危局,有人居然主张放弃幽、蓟,退守松亭和北岸口。

关键时刻,北院大王耶律休哥挺身而出,力排众议,认为幽州绝不可轻易放弃,并请求亲率精骑五千前往救援,如果不能取胜,再撤退不晚。

辽景宗支持了他的意见,即命耶律休哥率领五院兵马南下,会合耶律斜轸解幽州之围。此前,辽南府宰相、太保耶律沙奉命救援北汉,白马岭败后,率军返回,刚好与耶律斜轸会师。

五院兵马就是辽国的部族军,共四个营,也算是精锐部队,受命后,耶律休哥率军日夜兼程,自古北口南下,绕道西山,直扑幽州。

宋军对幽州的攻势越发猛烈,赵光义移驾城北,连续三次亲督诸将攻城,镇守顺州的辽国雄武军节度使刘延素、知蓟州事刘守恩相继投降,幽州形势危急,但宋军连日苦战,攻城不下,军心不免懈怠。

赵光义再次上阵,指挥攻城时,耶律沙的援兵突然从沙河赶到,在幽州北门外的高梁河袭击了攻城的宋军,虽说事出意外,但宋军毕竟兵多将广,鏖战到黄昏时分,辽军渐呈不支。

入夜,就在宋军胜利在望时,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的两路大军赶到了,分左右翼同时向宋军发起猛攻,耶律休哥的五千契丹铁骑“人持两炬、高举双旗”,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慌乱中,宋军不知辽军多寡,军心动摇。

幽州城内的耶律学古见援兵已至,开门列阵,四面鸣鼓,猛攻宋军,幽州居民也出来助阵,呼声震动天地,耶律休哥本人更是身先士卒,奋勇向前,辽军士气大振,无不以一当百,誓死相拼。

激战中,“天才军事家”赵光义身中两箭,心胆俱裂,再也顾不上皇帝的威严,自己弃马乘驴车,在数十骑兵护卫下向南逃走。

此时,宋军将士不知道皇帝已经溜号,大队人马仍然在幽州城外苦战不休,耶律休哥身被三创,血流如注,仍然勇猛无比,黎明时分,宋军终于全军溃败,乱成一团,四散奔逃,辽军追杀三十余里,缴获兵仗、符印、粮馈、资财无数,斩首万余级。

赵光义跑的倒很快,一昼夜狂奔三百余里,天亮时遁至金台驿,混乱中,宋军一部分将领因皇帝失踪,竟欲拥立武功郡王赵德昭为帝,耶律休哥因伤势严重,不能骑马,只能轻车追击至涿州,宋军残部这才得以侥幸逃去。)

关于幽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是指中国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位于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个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

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作为条件,两年后,即公元938年,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之地献出来,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岸。

燕云十六州是指

幽州(今北京)、

顺州(今北京顺义)、

儒州(今北京延庆)、

檀州(今北京密云)、

蓟州(今河北蓟县)、

涿州(今河北涿州)、

瀛州(今河北河间)、

莫州(今河北任丘北)、

新州(今河北涿鹿)、

妫州(今河北怀来)、

武州(今河北宣化)、

蔚州(今河北蔚县)、

应州(今山西应县)、

寰州(今山西朔州东)、

朔州(今山西朔州)、

云州(今山西大同)。

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十六州大致是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

罗莎夜罗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