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种田直播日常(261)

作者:平安如意 阅读记录

去长安这件事是钱东琢磨了一夜的,他道:“盘火炕的技术并不难,这几日,已有人偷偷看我们盘炕,又去盘炕的人家家中仔细观察,勉qiáng也做出了几个,只不过不如我们这般娴熟jīng准。”

“我打算带三组人去长安,剩余两组人在新丰县盘炕。待县里的人家都盘好后,再去长安与我们会合。”

新丰县本来不大,两组人同时开工,不需要多时便能把炕都盘了。再加之其他偷学的人也能盘炕,拿这手艺吃饭的人会越来越多。他们的人没必要都耗在县里。

再者,他们先去了长安,也可先将“金溪炕”的名声打响亮,到时候自会有人愿意聘他们这些正规的工程队盘炕。

云笙听他所讲,大致摸出了他所表达的抢占市场的意思。她心中不由感慨,任何人,若是给了他机会,谁都不知道他会有怎样的发展。譬如钱东叔,原先是多么寡言老实之人,如今能管理五个团队,做生意时谈吐也十分诚恳,最要紧的是,他已经有了市场的意识。

这比甚都好。

她笑着道:“东叔做事素来稳妥,只要你觉得没问题,我便支持你。”

钱东等人连连道谢,好一会儿才从云宅离去。

等他们走后,云笙让人将罐子打开。打开的一瞬间,婢女发出了呼声。云笙凑近一看,发现罐子里满满当当都是铜板。

她愣了一下,随后让婢女将铜板倒出数一数。婢女来来回回数了三次,最后确定道:“是四百个铜板。”

云笙结合钱东之前报给她的数据算了算,发现他们工程队忙活了这几天,每人大概也就这点钱。

袁越秀在一边道:“这么些年,我看到许多人,到了他们手里的钱,极少能拿出去给别人的。金溪村倒也是民风淳朴了。”

云笙默默点头。

钱东的品行确实过硬,希望他在以后时光的雕琢中,已然能够保住这善良的发光点。

盘炕一事已有着落,汤婆子一事,却还未有定论。

崔博和她都觉得,汤婆子这一物,还是jiāo给商人操作,会比较好一些。只不过是哪个商人,便需要她自己好好思量。

云笙觉得孙四郎不错。他既不想继承家中的酒楼,那定是想发展自己的事业。说不得,他愿意和她合作。

想到这里,她披上毛皮斗篷,撑着一把伞,让赶车大叔赶紧套车出门。赶车老叔手里握着云笙给的小汤婆子,笑呵呵地答应了。

这段时间,孙四郎一直在香满楼帮忙,柴哲威也常和他混在一起,两人不知道在商量甚,故云笙很快便找到他们了。

见面时,柴哲威的家仆正有事找他,他便先走了。

孙四郎笑着拱拱手,道:“三娘大驾光临,香满楼蓬荜生辉啊。”

云笙领先走进一间包厢,直接先做好,快言快语道:“废话不多说,我有一桩生意要同你合作,你gān是不gān?”

孙四郎双眼一亮,立刻在她旁边坐好,道:“只要是你找我的,刀山火海我都敢gān!”

云笙看着他笑道:“我这桩生意若是要亏个底朝天,你也敢跟着gān吗?”

孙四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怎的不gān!三娘这般有成算的人,从来都不会做让自己吃亏的事情。”

云笙扑哧笑出声,打开图纸,道:“既你如此信任我,我便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你吃亏了。”

孙四郎侧着身看图纸,实在是看不懂,又将图纸拿到眼前摆好:“这是甚?”

袁越秀跟在云笙身边,手里拿着个小巧的汤婆子递给孙四郎:“这就汤婆子,加了热水便可暖手暖脚暖被窝的,郎君可先试试。”

孙四郎接过汤婆子一摸,果然十分温暖。

他双眼发亮,转头看向云笙,道:“我们是要做这个吗?”

云笙点点头,道:“汤婆子的制作并不复杂,旁人很容易便能仿制,所以这是个短期的买卖。我这是huáng铜的,成本较高。你可以寻几个瓷窑,用土陶烧制一大批,这样便会便宜些。”

“我那里有些人才,最擅长琴棋书画,让他们在土陶上画些花样,喜欢的人会更多。”这便是说那些被她带回来的青楼女子了。

“先一次性多烧一些,一部分供新丰县的百姓购买,一部分送往长安,剩余的,便让我那几支商队往北边运,赚个快钱。我可以出本钱,其余你负责,咱们四六分,我六你四。”

孙四郎正好有一桩谋划,需要很多钱。云笙这生意送上门,可不正是瞌睡便送了枕头。至于四六分,他无非是卖个劳力,得四已经很占便宜了,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云笙见状,便让人送了纸笔,两人一条条商讨着,写了合约,各自签了名字,又按了手印,这才算是结成了契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