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中考后(123)

只这般,袁艺错过了高中第一次元旦晚会。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太健康了,她这一病,就是好几天,到周一时,已经演变为嗓子发炎了。偏偏,医生还觉得这样不错,是好转的征兆。

又过了两天,就在袁艺差不多痊愈时,这天中午,赵秋萍回到家,面露古怪的问了她几个问题。

“小艺,你在班上坐第几排?靠外面窗户还是靠走廊窗户?”

袁艺正对着她奶特地给我做的小鸡炖蘑菇咽口水呢,听着这话,很是纳闷的扭过头看她妈:“我?坐第三排正中间。”

赵秋萍“噢”了一声,等开饭时,吃了几口,她又问:“你们老师排座位是根据什么来的?”

“我排的座位。”袁艺吃得高兴极了,两眼都眯成一条缝了,“最初是同学们自己瞎坐的,后来我看不下去了,给调了一下,话特多的隔开来,个头高的去后面,尽量不安排男女同桌,省得回头闹出‘同桌的你’来。本来我是打算每周让他们大组交换的,后来同学们抗议,觉得太烦了,现在就变成了每个月交换一次,就是第一大组跟第二大组交换,第三跟第四这样的。”

赵秋萍认真的听着,袁艺解释得很详细,她当然也听懂了,只是面上的神情却愈发古怪了:“你排的座位?那你还把自己排这么好的位置,没人说你?”

“为什么要说我?我矮啊!”袁艺理直气壮,“妈你放心吧,我们又不是一中二中那种学校,最后一排也看得到的。教室大,黑板占了一面墙,上下可以移动的那种……诶不对啊,妈你参加过家长会的!”

“我这不是忘了吗?”赵秋萍尴尬的笑了笑,“那会儿我光顾着跟你们老师说话了,再说那天你的座位靠窗户。”

袁艺总觉得她妈今天的问话有些古怪,可琢磨了一会儿也没结果,闻着喷香的鸡汤,她又给自己舀了一碗。

“你刚才说,你们学校跟一中二中不一样?这是什么意思?”

“一中二中都是老学校,老建筑了,至少也有十几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吧?就算每年都有修缮,那也不可能把教室扩大的。妈你想想,二十年前,你们上学那会儿,一个班才几人?现在呢?我记得二中是七八十人一个班,一中多少?七十肯定有吧?”

“这么多?”赵秋萍惊呆了,她努力回想了一下,“我念初中的时候,一个班才三四十个人。”

袁艺低头喝汤不发表意见。

赵秋萍又追问道:“那你们学校呢?”

“我们的教室原本设计的时候,是按照八十人一个班来的。可现在,五十个人一个班,所以你知道吧,就算最后一排也肯定看得到。”袁艺顿了顿,忽的想到了一个事儿,“其实,整个教室里,最不好的不是最后一排,而是第一排,尤其是那种人特别多的班级,讲台跟黑板只有一个人的距离,第一排仅仅的挨着讲台,成天吃粉笔灰,万一碰上哪个上课爱喷口水的老师,那滋味,太销魂了!”

其实,袁艺没说的是,还有一种特殊座位,那就是讲台两边。

碰上特别皮,就跟多动症似的,上课一刻都不消停的那种熊孩子,火大了的老师就会把人安排在讲台两边的特殊座位上,等于就是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盯着,也省得去祸害别的同学。

赵秋萍又问了些细节,袁艺虽然心生疑窦,可到底还是老实回答了,只是最后奇怪的问了一句:“妈,我第一学期都快放假了,你怎么才想起座位的事儿?”

“你打小就鬼精鬼精的,我知道你不会吃亏。对了,我再问个事儿,你们做值日,老师又是怎么安排的?”

“按学号来的,1号到10号先值日一周,然后是11号到20号……”袁艺特别说明,“值日也是我安排的,不过负责监督的人是劳动委员。”

“那倒垃圾也是轮流来的?”

袁艺点点头:“按理说是这样的,不过男生们会抢着做。妈,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没了,我去上班了。你和你奶慢慢吃着。”赵秋萍匆匆吃完了饭,跟婆婆打了个招呼,就拎上包回单位上班了。

袁艺还在纳闷,她妈问这么多是干什么呢?再说了,学校的事情当然是自己解决了,难不成还能因为这些琐事,让爸妈出面?

“奶,我妈是怎么想的?难道我要是说,我在学校吃亏受委屈了,她还打算跟我们老师说?自己去找老师都比家长出面要好吧?又不是小学生,太丢人了。”袁艺忍不住吐槽道。

袁老太乐呵呵的挟了一筷子鸡翅尖给她:“吃吃,你妈也是关心你,怕是在学校叫人给欺负了。”

“想多了吧?”袁艺吃着喝着,很快就把这事儿给彻底忘了。

寒小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