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中考后(16)

袁大姑家确实不远,祖孙俩从饭店出来,走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小区门口。巧合的是,一进小区就看到她表哥程飞跃正在跟几个同龄男生打篮球。

“小跃!”袁老太一声高呼,程飞跃立马健步飞奔而来,也没忘跟小伙伴打招呼。二人行变成了三人行,程飞跃告诉外婆和表妹,他爸妈都在家里吹风扇看电视,又问袁艺是不是真打算报考博雅高中。

袁艺点了点头,没说话,她有点儿接收不良,只因现在的程飞跃跟他十几二十年后的模样,可当真是胖若两人。

等到了袁大姑家,照例亲朋好友见面第一句就是问成绩,当然到了袁艺这边还得添一句志愿问题,主要是谁也没有想到袁艺会报考博雅高中。一方面是因为袁艺的成绩也不是那么差,她是中考严重失利,依着她的政策发挥该是保七中争二中的;另一方面,袁大姑觉得她那个好强的弟媳不该这么轻易的放任袁艺“堕落”。

话是这么说的,袁大姑还是很热情的招待了亲妈和侄女,袁姑父则很干脆的进厨房洗水果切果盘去了。至于程飞跃,在听说袁艺是特地过来借课本的,牙疼一般的捂着腮帮子进了房间,没一会儿就拿了几本书走了出来。

尽管袁艺是打算学文科的,而她哥是念理科的,不过高一上学期还没有文理分科,倒是无所谓了。

“我就暑假看看,等一开学就还你。”

“你随意。”程飞跃倒是无所谓,只是忍不住问,“你怎么就想报我那个学校?我还以为你会去念二中呢,我大舅妈就由着你胡来?”

“毕竟这学得我去上,再说我妈也没那么不讲理,她还很民主的。”袁艺不知道的是,她口中民主的老妈这会儿正在家里摧残她爸呢,“反正志愿表也交了,就这样吧。”

“我跟你说,我那个学校跟其他学校完全不同,绝对绝对是咱们市里独树一帜的奇葩。去年不是提倡减负吗?要求每天的回家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半小时,我们老师就发愁啊,双休日的作业也就这么多吧,平常哪有那么多能写的?还有什么素质教育,要多搞课外活动,我们学校做得简直不要太好,你知道光社团有多少个吗?起码四五十个。我,篮球社的!”

袁艺还真不太清楚博雅高中的情况,毕竟她上辈子先是中考砸到地心,之后没等她自我调节好,就被天价赞助费吓到魂飞魄散,再然后就去上了暑期补习班,提前开启了可怕的高中生活。

这一过就是三年整,不可否认至少在高中三年里,袁艺是认真学习的,期间完全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连看电视都只看新闻联播,至于逢年过节的走亲访友更是能省则省,弄得亲戚之间的关系都疏远了不少。

等她高考结束空下来了,她哥都上了一年大学了,怎么可能还会跟她科普高中的事。

稍稍了解了一番后,袁艺愈发淡定了,照程飞跃的说法,博雅高中倒是类似于她上辈子念的大学,苦读的少,浪的多,各种校内外活动一大堆,保准给你的学生生涯留下精彩美好的记忆。

这么一想,她还真有些期待了。

当晚,袁艺提了一袋子书回家,本来赵秋萍看到她又拿着东西,想要说她来着,等发现是书时,还挺惊讶的:“你跟你哥借书去了?你要是想用功,妈还能拦着你?等着,妈给你拿钱,回头你自己上新华书店多买几本练习册。”

片刻后,赵秋萍拿了五十块钱给她,叮嘱道:“这钱是给你买正经书的,不准去买小说杂志、盗版磁带之类的,浪费钱。”

“嗯。”袁艺很是痛快的点了点头,反正现在的她对于这些彰显少女心的东西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了。

似乎是袁艺认真的态度打动了赵秋萍,她稍稍放缓了语气:“小艺,妈妈也是为了你好。你看上初中那会儿,睿睿在快班你在慢班,差别还不大,等九月份开学了,他在市一中实验班,你得去博雅高中,现在你可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以后呢?我怕你长大后怪我和你爸。”

“妈,不会的,是我主动选的博雅。”

“咱们家的条件是比不上你叔叔姑姑舅舅他们,可赞助费还是有能力出的,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现在不用回答我,仔细想想,想清楚以后再跟我说。”

袁艺苦笑一声,其实她很理解赵秋萍的意思,父母那一辈的人真心是被洗脑了的一代,习惯性的服从各种政策,包括上山下乡、计划生育,还有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妈,我知道读书很重要,可我的确不是这块料,不用等以后了,我现在就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不想念二中,不过我发誓,就算去了博雅我也一定会好好学习的,保证圆了你的大学梦。”

寒小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