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中考后(301)

用尽了洪荒之力,袁艺才忍住了没有剧透。目标是清华有什么用呢?上辈子袁恺考得学校相当不错,全国前十的名校,最热门的专业。可就算这样,跟清华也是有一段不小的距离的。

最终,袁艺只发了个加油的短信,接着就开始背单词了。

越临近考试,就越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总感觉,眨眼间又是一天,从周一到周六,很快就过去了。然后休息的那一天又得继续蹲守在画室,几乎没过多久,校考的日子就到了。

毕竟已经参加过统考了,袁艺这些美术生都练出来了。

主要吧,美术生还是很占便宜的,没有面试这个环节。因此,就算上了考场,对心理素质的要求也不会太高的。毕竟,就美术考场而言,一整个大教室,能容纳至少五组人,每一组最少也有八到十人。甚至有些大的考场,一个考场就有两百多个人。

考生一多,反而会觉得压力被分摊了。再说了,监考老师不一定是美术系的,他们只是负责考场纪律,并不管考生画成个鬼样,更没有评分的责任。

不像其他的艺术专业,很多都是需要面试的,面试还不是一对一,而是至少一对三,甚至更多。当考生独自一人进入到一个狭小的考场里,面对的是眼前一排评委老师,而且他们还是要打分的,甚至考场里都有录像的,要记录下每个考生的考试内容,用以事后抽查。

但凡心理素质有点儿不好的,估计一进去就能给吓懵了。

有对比才有幸福。

要说本来考美术的这些考生多少还是有些紧张的,但发现其他人远比自己更紧张后,他们就淡定了。

抱着这样一份淡定的心情,考生们雄赳赳气昂昂,抱着英勇献身的心情上了考场。

转眼,五一劳动节都过去了,美术艺考仿佛已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没办法,考虑到美院也都是需要高考分数的,他们这批学生,在艺考结束后,立马将画笔丢开,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高考复习之中。

直到那一刻,他们才真正的感受到了高考的残酷。

练习册、考试卷组成了所有高三学生的全部,感觉所有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复习、考试来的。对于高三来说,月考还是存在的,半期考则是被取消了,当然期末考试也是。事实上,已经没人在乎考试的名目了,因为他们彻底的麻木了。

每天都有小考,每周都有大考,每月还有联考,再就是市里统一举办的一模二模三模。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即便是身处于各类活动最多的博雅高中,一切的活动都跟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如果说上学期,高二的学弟学妹们在组织活动时,遇到了难题还会找他们求助,那么到了下学期,什么都没了,一切难题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请积极使用你的大脑,脑子不是消耗品,不会用完的。

每一届的高二学生都是被这样强行带出来的,关键是,老师们并不帮忙,就这样坐视底下乱成一锅粥。还有闲情逸致点评说,这一届的高二不行啊,学生会主席没有上一届好,班子也不如上一届。

可不管私底下怎么逼逼,老师们就是袖手旁观,用他们的话来说,现在只是待在学校里,就算没把事情办好,能闯下什么祸?就算真的彻底搞砸了,过一年就去上大学了,谁也不会记得你搞了什么。再说了,真要是兜不住了,老师们还是会帮着善后的。

不要怕出错,大胆的去犯错吧,最好在学校里,把能犯的错误一个不落的全部犯一遍。

于是,高三学生们在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努力着,底下的学弟学妹们在学校里不停的搞事作幺,成功的将艺术节和校庆都搞糊了。

……

月考等一些小型考试就不提了,袁艺在一模时,真切的感受到了博雅高中跟其他学校的差距。

一模,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那些在班级、年级段名次都不错的学生,放到全市里面,却都扑街得惨烈。别说市一中了,就连七中、十二中等普通学校都比不上。考得最好的方静,文科名次冲到了上游,算起来大概也就是二中普通班这个水平。只是,以她的中考成绩,本身就是可以不用交赞助费上二中的。

那次考试后,碰巧方静要去市里买东西,跟袁艺上了同一路车,期间俩人坐在一起,袁艺问起了这个事儿。

说真的,假如当年袁艺的成绩是足够上二中的,或者说,完全可以凭实力上七中,她都会去。她只是不愿意出钱买这个名额,而非看不上那些学校。

方静的成绩是够的,是属于加把劲能上二中实验班的档次,可她却去了博雅高中。这不是一句“秃校长瞎忽悠人”能够解释的。

寒小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