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中考后(371)

没理会苗静,赵国昌径直去了书房那边,用自己的手机给妹妹打了过去。

彼时,赵秋萍已经意识到了她大嫂有私心,她倒没觉得对方是不安好心,可想趁机给娘家弟弟谋利肯定是真的。因为只是嫂子,倒没觉得寒心,只是苦恼又少了个能商量的人。恰好这时,她哥打来了电话。

“你嫂子跟我说了小艺那事,我骂过她了。”赵国昌开门见山的说,“你别把那些话跟小艺说,我那个小舅子是什么东西,谁还不知道了?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了,到现在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住着父母的老房子,靠着三个姐姐时不时给点生活费,我看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你放心,我绝对没这个想法,小艺的公司肯定是她自己的,谁也别想插手。”

听了这些话,赵秋萍心里舒坦了许多,她就知道她哥不会跟她嫂子那样自私。

又听赵国昌继续说道:“你先跟我说说,小艺那个公司叫什么名字?我上网查查是个什么情况,这才好给你出主意。”

赵秋萍还真就记得,主要是“我饿啦”这个名字太好记了,说了以后,她就听到电话那头有敲打键盘的声音,不一会儿,赵国昌声音微微颤抖的说:“小艺挺不赖的啊,估计资产过千万……我看这样好了,也别让人家帮着管了,直接转手卖掉就行了,拿个一千万就算存银行,每年的利息也不算少了。”

“什么?”赵秋萍懵了,一千万这个概念显然是超出了她的预期。隐隐约约的,她想起来好像当时见面美院校长时,对方也有种把公司给他他愿意辞职不干的表现,当然这个不是说明人家校长贪心,而是那会儿校长看她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傻子。

不过,话说回来,直接放弃肯定是不可能的,但似乎卖掉会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挂掉电话后,赵秋萍拽着袁东海说了这个事儿。

袁东海本来正在对门邻居那边侃大山呢,就被赵秋萍拉回了家,还跟他说了袁艺公司资产过千万这个事儿。

“哦,小艺公司原来值个千万……”袁东海说到这里突然卡了壳,猛的扭头看向赵秋萍,“价值一千万?哎哟哎哟,我的脖子拧了,拧了。”

赵秋萍原是打算跟他好好商量一下的,结果没曾想还能变成这样,顿时是又好气又好笑,没办法只能给他去找药酒,边擦边说这个事儿。

彼时,袁老太也散步回家了,跟着一道儿坐在旁边,听儿媳说话的同时,顺便毫无母爱的嘲讽了蠢儿子。

大致的弄明白原委后,袁老太嗤笑一声:“一千万?你俩的眼皮子可真浅哟!我跟你们说,就小艺中考以后,她领着我去解放东路那头买了两个小铺子,花了十万块钱。不到一年,铺子赚得租金加上我攒的钱,就又买了两个车位。后来她不是要上大学吗?高考前几个月,两个铺子卖掉了,卖了八十万。车位也卖了,一个卖了八万,一个卖了十万。这些钱啊,全都拿去省城里又重新置办了产业。”

赵秋萍、袁东海:…………

不理会愚蠢的儿子儿媳,袁老太径自说着自己的发家史。

“有了本钱以后,我和小艺啊,逛遍了大学城,又买了三个小铺子,和一个二居室小套。这都两年多了,你俩知道我的产业值多少钱吗?不怕告诉你们,就我手上的这些产业,不算那个小两居,但是铺子,每年就能给我赚回十万的租金。而且小艺前阵子跟我说了,省城的房子在涨价,比起我买的那时候,涨了起码三十万!”

袁老太不会知道,三十万根本就称不上涨幅,等过个十年,光是那三个铺子,就能卖到至少一千万。至于那个住宅,考虑到并非学区房,涨幅可能不算特别大,饶是如此,在房价暴涨的大环境之下,卖个两百来万还是没问题的。

“哦对了!”袁老太仿佛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拍脑门,“你三弟啊,就梦梦生出来的那一年吧,跟他老婆一起在首都也买了三套房子,当时还是贷款买的呢,小艺说了,有魄力,首都的房子跟咱们这边可不一样,跟省城都没法比,就算要贴银行利息,那也是划算的。这不,才多久呢,听说啊,涨了得有七八十万了。”

赵秋萍、袁东海:…………

俩人对视一眼,心道,到底是咱们跟不上时代进步的脚步,还是这个时代发展得太快太快了?

不管是哪个,他俩都从心底里升起一股无力感。

那种感觉,大约是被时代抛弃的悲伤吧。

这一年的年关里,袁艺成功的刷屏了。

确切的说,她的事迹震惊了那些后得知消息的亲戚们。也有人劝她收手,见好就收啊,上一辈人都是比较保守的,就连袁艺二舅还有她外婆也是这么想的,包括袁艺的二爷爷三爷爷他们,都认为她是凭运气才赚了大钱,那当然要捏在手里啊,难不成还等着倒亏出去?

寒小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