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中考后(58)

“说什么呢你!”赵秋萍急急的打断了袁东海的话,“小艺好不容易有了新的目标,你不说鼓励她帮忙她,还泼冷水打击她?”

“我还用得着打击?”袁艺惊呆了。

“你别老逼孩子啊。”袁老太心疼了。

赵秋萍看着一家子全不站在自己这边,颇有些丧气,索性道:“这样好了,你答应妈妈把清华北大列为你的第一目标。你还小,你不明白。这凡事啊,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就什么都没有了。只要你努力过了,也尽力了,哪怕最后没成功,妈妈也不会怪你的。”

袁艺:这就是你上辈子没把我打死的根本原因吧→_→

第22章

两世为人,袁艺终于悟了。

赵秋萍的意思很明白,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在过程中努力了,哪怕没能得到好的结局也无所谓。

要命的是,袁艺正好跟赵秋萍相反,她永远都在追求那个结果。换句话说,袁艺是利益至上的人。

上辈子的经历注定了袁艺不可能像一个真正的中二期孩子那般,跟亲妈怼着干,再说这也毫无意义,只能愈发让人觉得自己还是个只会瞎胡闹的孩子。既如此,那就开启谈判吧。

袁艺匆匆扒拉了几口饭,起身去了房间,不多会儿就拿了个硬皮本和笔出来,还顺手将搁在沙发上的那沓资料拿了过来。

赵秋萍一脸的惊讶,刚才看袁艺放下吃了一半的饭碗就回了房间,还道是这孩子又赌气了,正琢磨着该怎么劝解,却见袁艺再度返回。

“妈,首先我要纠正你一个错误,你刚才所说的‘求上得中,求中得下’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制定目标是为了什么?当然是要去完成它。假如说,从制定好目标的那一刻起,你就明确的知道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我举个例子,大跃进时期的超英赶美,你觉得现实吗?这个目标有意义吗?梦想是要有的,但太离谱就失去了动力。”

“你想要我上名校,这个愿望本身是没有错的,其实我也想上,只是觉得没有可能通过高考实现这个目标,所以我早早的放弃了。不过,如果这是你的心愿,我可以帮你完成,但前提是你要听我的。”

袁艺说着,翻开硬皮本,在上面写了大大的两个字:总目标。

赵秋萍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放下了碗筷,两眼发直的看着袁艺,半晌才反应过来,袁艺这是在等她点头,忙下意识的点头答应:“只要你能考上名校,妈什么都听你的。”

“那么,我先声明一件事,在我的人生规划里,并没有远赴北京上大学这个选项。我们省也有名校,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这个你能同意吗?”

“我也不是一定要你上清华北大,211、985都可以的。”赵秋萍很快就松了口,并道,“名校就行,专业我不管,只要你喜欢就成。”

“那文理呢?”

“随你吧,只要考取名校,其他都由你。”赵秋萍下意识的接连点头,浑然不知自己早已经被气场大开的袁艺牵着鼻子往前走了。

袁艺随意的在总目标下写了一行字:考取本省前十名校。

写完后,展示给赵秋萍看,后者果然顺着她的意思又点了头,算是默认了她的做法。

事实上,他们省里的211、985学校没那么多,至少不可能有十所。赵秋萍大致的知道一些,不过想想如果能考上本省前十也不错,就没再计较这些。

谈判守则之一,温水煮青蛙,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让对方的要求逐渐降低而毫不自知。

“我的成绩,妈你应该是知道的,通过常规的高考我是没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的。”袁艺再度提笔写下“高考”,然后划掉,“这个办法行不通,那就只能另辟蹊径。比如说,艺考。”

赵秋萍原本听得很认真,乍一听到“艺考”这个词,顿时愣住了,脱口而出;“你想当明星?”

“不,我只是想告诉你,考取名校不光只有高考这唯一的一条路,很多学校的部分学院和专业,都是可以通过艺考录取的。当然,高考还是要参加的,就是比其他人要求会低一些,多半都是普通录取分数线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什么学校?我怎么不知道?你大舅也没说啊。”赵秋萍也不吃饭了,直接拿过资料翻看了起来。

袁艺无需看资料就能信手拈来:“譬如,中国传媒大学。”见赵秋萍疑惑的看着她,她又添了一句,“咱们省里也有传媒大学,top2,就在省城,去年刚建好的大学城里。”

见赵秋萍哑火了,袁艺又在她的硬皮本上写下了本省传媒大学的名字,并在下面添了一行字:播音与主持艺术。

寒小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