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中考后(61)

赵国昌很无奈,不过仔细想想,通过艺考考取本省第一的传媒大学,总比考清华北大来得靠谱。哪怕这两年参加艺考的考生数目在增多,可再怎么样也比不上高考大军。

“我妈非要我上名校,我的成绩摆在这儿,不另辟蹊径我就只能上三本或者大专院校了。”袁艺接过了资料,笑容乖巧又无辜,“还有一个事儿,大舅你认识搞音乐的人吗?最好是音乐学校的老师,我想学钢琴。拜托了。”

艺考肯定有才艺展示,托上辈子念了幼师专业,袁艺各项才艺都学了个七七八八。

声乐、美术、钢琴、舞蹈,她还会手风琴和口琴,连吉他都能弹几首充场面的流行曲。不过,在这其中,她最为擅长的却是钢琴了,毕竟她也是要排面的。

百亿女富豪总不能在那儿蹦跶着跳采蘑菇的小姑娘吧?也不可能扯开嗓子练民谣唱儿歌。美术倒是可以,可她擅长的却是简笔画和卡通Q版画。而乐器里面,看起来最赏心悦目的就是钢琴弹奏了,这也是她唯一一个,毕业多年后一直没丢下的技能了。

非但没有丢下,在发达以后,她还请了不少名家帮着指导。成为钢琴家那是不用做梦了,她的音乐天赋不够,可糊弄人却是绝对够的。

其实她最初的梦想,是当一名钢琴老师,因为上课费特别贵,比当幼师有钱途多了。

当然,那已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眼下,她打算先学起来,师出有名后,再去把钢琴等级证书给考了,把排面充起来,也顺便让她妈看看,她是很努力很用功的。

袁艺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唯一的麻烦就是,她根本就不清楚他们市里有没有钢琴老师。

幸好,她有大舅。

她大舅人脉广,有能耐,还是个热心肠的好人。

赵国昌:…………………………

第23章

袁艺也就是这么一说,她很清楚他们市里跟省城的差距很大。如果是在省城,各大艺术学院的老师都会在私底下招学生,想要拜师太容易了。可他们这里,尤其在2004年这档口,想要寻个靠谱的钢琴老师还是很有难度的。

提过这句后,她就老老实实的回房间看课本去了,明天就是周一了,真开心呀~

赵秋萍则跟她哥商量了起来。

其实,经过了这两天的仔细思考,赵秋萍已经百分百的赞同袁艺的想法。清华北大谁不想?可难度系数也的确是略大了点儿,既然现在有一个不错的备选方案,她当然不会反对。

赵国昌也是这么想的:“通过艺考进入传媒大学还是比较靠谱的,我查了下去年和今年的分数,只要艺考成绩过关了,高考的难度倒是不高,小艺努力一把应该还是可以考上的。”

以袁艺那性子,艺考倒是不用担心了,初试复试都是一对一的考核,什么自我介绍、才艺展示、诗歌朗诵、模拟主持等等,换做别的人兴许会怯场,袁艺绝对不会。唯一有些麻烦的是,袁艺的文化课成绩还需要提高,她现在并不能保证肯定过这条分数线。

赵秋萍这回倒是信心十足了:“小艺跟我保证了,她一定能考上的。”

听到这话,赵国昌只想呵呵哒,你先给她立了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现在一下子降低了要求,她当然乐得配合了。就以今年的分数线来看,他们本省的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录取分数线是四百六,而清华北大……

考虑到各个专业的不同,录取分数线也不能一概而论,不过赵国昌却知道,每年都有高考分数在七百分以上却仍然录不上清北的例子。

“其实你这法子挺好的,小孩子有时候就该吓唬一下,要一开始就说让她奔着四百六以上去,保不准她还跟你讨价还价,现在也挺好的。”想起自家儿子,赵国昌的心情相当不错,“睿睿听说你逼着小艺考清北,他也跟我说,保证稳在实验班里。”

“那大哥啊,你也觉得这专业好吧?”

“挺好的,学校名气大,毕业后找工作也容易,人在省城也比跑大老远上学来得好。再说,以后去电视台上班,说出去也有面子。这样好了,我先去打听一下咱们市里有没有相关专业的老师,小艺自己说要学钢琴,你觉得呢?还想让她学点什么?形体?朗诵?”

“都成,你给问问吧。”

兄妹俩又商量了一会儿,最终决定先找找老师,问专业人士需要朝哪方面努力比较好,这种事情外行人肯定说了不算的。

周一上学,袁艺别提有多高兴了,几乎是欢呼跃雀的飞奔进了校门口,看着时间还早,她还跑去小超市里买了盒牛奶配饼干吃。

假如重生前,有人告诉她,她有一天会爱上学校,她一准不信。可事实证明现在的她爱学校爱得深沉。

寒小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