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中考后(70)

袁艺听了个全场,倒是理解了学委的意见,也开口道:“也就是说,虽然咱们学校不打算依照月考成绩排名,可淘汰率应该是恒定的。假如是5%的话,咱们高一有一千多个学生,也就是五十个人会不及格?”

其他人恍然大悟,感觉一颗心终于落了地,就连以前在初中时常不及格的,这会儿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那大概就是说明,月考的难度并不高。

话是这么说的,复习还是照旧。

难得的,老师们布置的作业量有了显著的增加,同学们听课的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前最反感老师拖堂,现在却一下课就急吼吼的捧着难题去问,学习氛围相当得浓烈。

就因为太浓烈了,高二高三的人颇有一种看猴戏的感觉,得亏每个年级段坐拥一整个教学楼,这才少了很多是非,饶是如此,寝室住宿生还是抱怨,高年级的嘲笑他们连个小小的月考都紧张。

就在月考的日子愈发临近时,高一一班的班主任邱老师被校长大人召了过去。

“你之前的建议我想了想,很有可取之处,我决定采纳了。”

一碰面,校长大人就先放了个大招,没等邱老师开口,他又补充了一句:“趁着这次月考,你们高一年级先筛选出一批学生来,记住,要成绩最差的那种,无可救药的,就是上了高考考场,连大专都考不上的学生。就让这批人先成为咱们博雅首批体育生、艺考生。”

稍稍一思索,邱老师就明白了校长的意思:“好,我会通知其他班主任的。只是到时候要怎么开课呢?我们学校的课时本来就比其他高中要少,再用副科挤掉主课,恐怕家长们会有意见的。”

“不会挤主课的,就占用中午午休的时间。学校里根本就没有学生中午回家吃饭的,夏天两个半小时,冬天两个小时的午休时间,挪出来就可以了。”校长宣布了决定后,还忍不住吐槽道,“不然你以为他们中午午休会复习功课?别做梦了。”

“行,我明白了。”

邱老师正准备告辞离开,不想校长又问道:“你之前说的,哪个学生跟你提出可以走艺考生这条路的?”

“我们一班的班长。她是自己想走艺考生这条路,可她妈对她的期望值比较高,不同意这个方案。”

“期望值比较高啊!”校长了然的点了点头,又忍不住摇头叹息道,“艺考生、体育生到底不如正路子,家长们不情愿也是正常的。所以我才要你筛选出成绩最差的那部分人,反正让他们高考也肯定到不了大专线的,还不如走捷径拼一把。”

“是的,不过如有可能的话,我还是希望我们班的班长能走这条路,她的成绩比较尴尬,努力一把再加上运气好兴许能上本科线,可她本人却更倾向于艺术专业。”

“你跟她的家长沟通了吗?”

提到这个问题,邱老师不由的苦笑一声:“打过电话了,只能暂时拖延一下,并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家长是什么意思?希望孩子通过正规路子考上大学?”校长拧开茶杯盖子,吹了吹上面的浮茶沫,“我看看能不能想法子劝一下。”

邱老师一脸冷漠:“没办法劝,对方家长希望孩子考清华北大。”

咣当!

校长心疼坏了,他的杯子啊!四分五裂死无全尸了!!

看到这惨烈的一幕,邱老师居然心情还不错:“要根据月考来安排学生的话,那老师都到位了吗?咱们学校虽然也有体育、美术、音乐方面的老师,可单靠他们肯定不行。”

“我请了的!专门的短跑、中长跑老师,美院的副教授,还有今年刚毕业的几个学生也答应来我们学校当助教。还有乐器方面的老师……对了,统计一下,有多少人是有基础的,尤其是乐器方面,美术也要统计。”——啊哟我的杯子啊!

邱老师领命而去,留下了一脸被伤透了心的校长大人。

作为邱老师的得意门生,袁艺第一个得知了这个消息,一时间不知道该为自己的幸运高兴,还是为校长大人的远见鼓掌。

2004年还是比较尴尬的时候,不像后世那样,开始提倡全面的素质教育,艺考生也得到了大范围的承认,甚至很多人还以艺考为荣。在如今,情况其实不是很乐观,多数人是打从心底里看不起这些艺考生的,更不用说体育生了,似乎只要不是正规的高考大军,就会被人鄙夷。

同学、老师、家长,甚至连街坊邻里和亲戚朋友都会暗地里笑话。

不过,凡事都有利也有弊,既然人人都不看好走捷径的人,那就说明这条路的同伴兼竞争者会很少很少。而在本市,除了博雅之外,再没有学校会出艺考生、体育生。即便有,那也是极个别的,多半都是个人行为。

寒小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