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中考后(73)

老师们这边的状态很是轻松,同学们却仿佛上战场一般,早不早的抄了考试科目时间表,又难得大清早的到了个齐全,七点整全班同学开始早自习复习功课。

到了月考那一天早上七点五十分,班主任邱老师抱着考卷进班时,还被吓了一跳,不敢置信的后退一步看了看边上的[高一一班]门牌,确认无误后,这才进了教室,一眼扫过去,同学们已经将课桌转过来了,这会儿正伸长了胳膊往前面课桌肚里塞课本。

八点整,第一门考试开始了。

对很多偏科生来说,高一上学期其实是很惨烈的,不管是偏文还是偏理,都会有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就算难得有平均都好的,那也不是一件幸运的事儿,因为这学期末就该文理分班了。

好在,博雅充分的尊重了学渣们,出的卷子一点儿也不难。更确切的说,是绝大部分都不难,这部分大概占到了考卷的百分之七十,而剩下的那百分之三十,就够呛了。

换句话说,只要稍微用功了,百分制的卷子至少能得七十分,既给学渣们留了些许颜面,同时又敲响了警钟,让他们清晰的感受到实力碾压,省得没本事还飘得慌。

邱老师站在讲台上扫视全班,看着同学们的表情从一脸庆幸到轻松愉悦,渐渐的笑容凝固在脸上,最终定格成懵逼脸。

第一门是语文,这个倒不会出现完完全全不知道该如何写的题目,可要答对也难得很,尤其是作文,想拿分相当不容易,老师挑刺扣分倒是别提有多简单了。

而从第二门考试开始,就直接演变成同学们的末日天灾了。

神啊!

最后的大题不会做!

哦不,应该是连看都看不懂!

仿佛要凉了……

就这样,每一场考试都是由易转难。假如说刚开始的题目给了同学们自信,那么后续的难题却足以将他们的信心全然击溃。然而每当他们心态即将崩溃时,下一场考试的开头又再度给了他们信心。

如此反复,全是套路。

月考足足考了两天,老师们是乘机修整了一下,却把同学们考了个外焦里嫩,都快烤糊了!

要说这两天的月考有什么额外收获,当属袁艺了。

原本,赵秋萍都打算去学校问问老师了,怎么上个高中,校园活动那么多?身为学生,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学习和考试吗?偶尔搞个活动是能轻松一下,可老折腾这些有的没的,又有什么意义呢?

没等她给袁艺班主任打电话,人家班主任主动打过来问候了,俩人还聊了一会儿,邱老师顺便告诉赵秋萍,本学期第一次月考的时间。

这下,赵秋萍心里舒坦了。

考试啊,这才是高中生应该做的事儿。再一看,袁艺一改从前每天九点准时上床睡觉的习惯,难得的开始啃书本背重点,她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开始心疼了。

从月考前一周开始,袁艺就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赵秋萍每天给她做好吃的,汤汤水水接连不断,搁的全是好东西,才一周时间,就把袁艺养得红光满面,皮肤嫩得能掐出水来,脸色也格外得红润有光泽,瞧着气色绝佳,一点儿也不像是每天复习到十二点的样子。

再对比用功苦读却连个夜宵都没得吃的住宿生,袁艺只觉得打从心底里升起一股子幸福感。

这还不算,赵秋萍仿佛徒然间忘记了清华北大那一茬,非但不再提起,反而柔声宽慰袁艺,让她别紧张,只是一个月考而已,又不是高考,尽全力就好。

袁艺:……突然希望天天考试。

天天考试那当然是不可能的,袁艺也就是这么一说,等两天的月考结束后,她比谁都感到轻松。

没办法,她离开校园太久太久了,之前中考结束的那个暑假里,虽然也有翻看书本回忆知识点,可那个学习进度是由她自己来安排的,当然是轻松而又愉快的。等开学后,博雅的画风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她非但没感到压力,反而如鱼得水,小日子过得不要太高兴。

直到月考到来。

好在,只是两天而已,一晃眼就过去了。

最后一门功课的考卷上交后,袁艺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再一次活过来了。

碰巧,这天是中秋节,就像早一周邱老师说的那样,学校是没打算搞中秋活动,不过却在食堂里提供了免费的月饼,说是一人一个,不过打饭师傅压根就不计数,想要你就拿,大气得很。

本以为这么一来,月饼绝对会不够吃,没想到还能有剩下的。

也不是没想到,因为免费月饼全都清一色是五仁馅儿的。

袁艺压根就没去领月饼,横竖每年家里的中秋月饼吃都吃不完。

寒小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