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中考后(77)

袁艺心道,既然这样,那为什么在后世严禁在职老师有偿补课后,那些家教补习绝大多数都销声匿迹了?要知道,禁止的并非补课,而是有偿补课。

怎么说呢?这就好比北京奥运会那一年,国家突然宣布塑料袋需要有偿使用,超市等地方仍旧提供塑料袋,但必须购买后使用。这个规定一出,尽管还是有人会购买,不过从统计的数量来看,却是一下子少了九成以上。

而禁止有偿补课以后,补课班也少了九成九。

虽然很不想承认,可在很多人心目中,师德没钱重要。

“妈你要是不相信,就去问问大舅妈。睿睿应该有在补课吧?他文科差,以前在初中时就没停止过补习,大舅妈应该清楚的。”

赵秋萍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倒是没再纠结这个话题。

姑嫂两个是怎么沟通的,袁艺并不清楚,她更不会知道,就这么一番无心的话,差点儿崩了她大舅妈的三观。

事实证明,并不光赵秋萍对老师有着天然的信任,袁艺大舅妈也是。

大舅妈本来就已经为了她娘家幼弟离婚这事忙得焦头烂额,结果又听说了这个事,她一个没憋住就问了儿子,得到的回答却犹如晴天霹雳。

莫说赵睿是个真正的十六岁少年,就算在袁艺上辈子,他已经毕业多年工作多年结婚多年,那他也是个单纯的性子,凡事都直来直去,倒不是那种会得罪人的直性子,而是想事情特别直接,稍微绕个圈儿,就完全听不懂了。

他这种性子其实并不适合官场,好在他成绩不错,名校毕业后的第一年就考上了公务员,又因为当时他爸赵国昌在市里还算说得上话,给他安排了一个比较清闲的位置,权利没有,福利倒不错。尽管他为人处世不够圆滑,却胜在不惹事不闯祸,又爱闷头做事,因此多年来从不出错,升职难了点儿,原先的位置倒是坐得挺稳当。

可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如果说以后的他只是不太会来事,那么现在的赵睿就是天真到令人崩溃了。

问他,老师是不是把上课的内容搬到了补习班去讲,他回答说是。再问他,老师有没有考前泄题,他一脸的恍然大悟,只道难怪这次月考考得比预估的好,因为好多题目都熟悉的。

赵睿他妈:…………

袁艺还以为赵睿只是补习了文科,毕竟他偏理科是大家都知道的,可袁艺却算漏了一件事。

人家都已经确定要学理了,为什么还要补习文科?再说赵睿那理科成绩,放在初中那绝对是名列前茅的,可搁在市一中,尤其是实验班里面,就算不垫底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他补习的还是理科,数理化都补。

当然不是三门课的老师都不行,可藏着重点不教,或者故意含糊带过去的却有俩,而考前泄题的则有一个。

小长假的第一天都还未来临,袁艺已经间接的崩了她大舅妈的三观。

更叫人生气的是,担心老师为难自家孩子,做家长的还不能去找老师的麻烦,只能自我安慰,破财消灾,最起码这钱是没白花,知识学到手了,老师的马屁也拍到位了,肯定比没上补习班的同学要好。

话是这么说的,袁艺大舅妈还是被气得病倒了,也不光是因为老师的问题,绝大部分原因还是在于她娘家幼弟。

上辈子,等袁艺听说这个消息时,那对作精已经成功的离婚了,她并不知道离婚的过程是多么的一波三折。哪怕俩人都不是好东西,可袁艺大舅妈的弟弟好歹还要脸,只是把别人当傻子,而另外那个为了拿到所谓的精神损失费、青春损失费,那是彻底豁出去了,一副不咬下一大块肉就誓不罢休的模样。

直到小长假结束,袁艺再度回到学校时,那对作精才总算有了个大致的章程,准备正式离婚了。

袁艺才懒得管那俩,在决定走美术艺考这条路后,她就一门心思的盼着校长大人寻个靠谱的美院老师回来。关键不在于自身水平有多高,而是教学经验一定要丰富,尤其是应考经验。

不光袁艺心心念念的体艺课,其他同学也是一样。

整个周一上午,大家都是边听老师讲解月考卷子,边浪过去的,只一心的盼着赶紧放学。

终于,中午放学的铃声响了,同学们百米冲刺去食堂匆忙吃了一些,就立马冲向了体艺楼。

……

不远处的办公楼上,捧着新买茶杯的秃校长,站在三楼校长室外,凭栏远眺。

看到高一新生冲向体艺楼时,他笑得一脸欣慰,还不忘对旁边的教导主任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这就是主动学习,与其逼迫学生被动的接受课本知识,不如让他们先对知识产生兴趣,积极主动的开始学习。”

寒小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