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龙(139)

他自己如今已经在川蜀站稳了脚根,且攻下了大周七个州郡,也算是威名赫赫的人物了。

至于抗击东辽的章回之这两年间也是战绩斐然,辽兵在他手里半点好处也没讨到,大周朝臣提起他来,无不夸赞一句:章氏一门虎将,章老将军嫡孙不堕章氏威名!

只不过这两年间连年战事,又有来弘图与萧衍占据州郡,钱粮税赋少了许多,国库空虚,无以为继,让当朝户部尚书很是头疼,这两年间不知道掉了多少头发,眼瞧着快成了个秃头。

两军夹击,今上武贤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他倒是拘着藩王世子在京做质子,武氏藩王除了蜀王倒都老实在封地呆着。但富学林与天王军结盟,而何瑜温靖投靠了萧衍,这两军就令他寝食难安,派了几次兵前往平叛,倒是越平越乱,大周的版图也越缩越小了。

叛军所占的州县倒是越来越多了。

再乱下去,他的江山就要保不住了。

武贤就想不明白。他觉得自己做皇帝也算得上圣明天子了,比之他那个一心思念宠妃,将政事全丢给田西的父皇要勤政爱民许多。他到底做错了什么?怎的天下就乱成了一团糟?

不止如此,如今外界都在盛传今上糊涂昏聩,一切的事由似乎都是从斩了卫佑开始,这天下便渐次乱了起来。

今上也觉得很委屈:明明卫佑是先帝下令处斩的,与朕有何干系?

可惜天下百姓却不如此做想。真宗帝做的事情,就算是到了今上手里,大家也只会认为子承父志,而不会认为父子两代都是圣明天子。

况前两年富家,何家,温家三将在京家眷暴毙,至今都没查出背后主使者来,怎不让人认为当朝天子是个糊涂蛋呢?

武贤在这等乱局面前,便觉头大如斗,有臣下向他引荐了一名炼丹的道人,赠了他几丸丹药吃,他吃了丹药之后,因着天下乱局前朝后宫的烦心事而得的不眠之症渐次好了,能好生睡一觉了,便渐渐露出了些一心向道的苗头来,倒唬的他身边近臣侍子不知如何规劝。

这可算不上什么好兆头。

☆、第62章

第六十一章

景泰四年七月,今上龙体渐有衰弱之象,至次年六月,已卧床不起,独服食丹药之后,能精神片刻。

政事已经全权交托给了田西与温超。比起真宗帝在世之时田西一人独大的情形,如今至少是两人互相制衡。

今上倒是想爬起来处理正事来着,但实精力不济。每日只能让人将小太子带过来嘱咐几句。

小太子到了今年底才将满五岁,就算是三岁开蒙,被博学鸿儒手把手的教着,这个年纪也担不起江山这幅重担。

到了此刻,太后与皇后最为揪心,都担心今上的身体撑不过去,将这幅烂摊子压到五岁稚子身上。婆媳俩反倒将以往的隔阂放下,颇有种携手共度难关的融洽感。

这一年间,长安城中的藩王质子跑了有好几个,剩下的唯有鲁王世子,年纪与今上差不多,日日进宫请安。

鲁王乃是真宗帝的幼弟,当年他争帝位之时,鲁王也才十来岁,其母位份不高,外祖家家世不显,倒是避过了一劫,不曾被夺位风波祸及。真宗帝上位之后,便将幼弟送到了封地,其母刘才人升了位份,做了太妃。

至今上继位,刘太妃便成了太皇太妃,如今还在后宫里,与太后的关系倒也算得上融洽,又加之鲁王多年来对真宗帝十分恭敬,江山交到了侄子手里,也还老老实实。就连此刻鲁王世子未跑回封地,在一众举旗造反的藩王手里,那也是个少见的“老实王爷”。

至七月,今上陷入了长久的时醒时昏的状态,田西与温超如今也是焦头烂额。权势这种东西,在天下承平之时,倒是威风八面。但如今大周的江山风雨飘零,各地反王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了出来,令人应接不暇。

景泰六年五月,今上武贤驾崩,一直侍候今上丹药的道士被宫中禁卫刺死,小太子还未举行登基大典,就暴毙在了东宫。

太后与皇后还未从各自丧子的痛楚里反应过来,鲁王世子便带人闯进了禁宫,杀了一批武贤的心腹,血洗宫闱。鲁王从宫外长驱直入,奉迎了刘氏太皇太妃,太后与皇后才醒过神来,大骂鲁王“贼子逆臣”,却被打入了冷宫。

田西侍奉了两代帝王,乃是真宗帝的心腹。鲁王待他倒客气,也只是将他囚禁在了宫中偏僻的殿阁,严加看守。他知道的太多,于政事上又多有办法,鲁王自己从不曾习过江山治理之法,虽看不起他阉宦的身份,却仍需在必要的时候借助他的手压制朝臣。

温超自然也得到了同等待遇,被囚禁在府里,严加看守。

上一篇:酥进了骨头里 下一篇:重生之贤妻男当

蓝艾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