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1477)

“哦?”崇贞帝侧坐,感兴趣地看着她:“何谓以逸待劳?”

余舒道:“启禀圣上,臣除断死奇术外,另有一门六爻奇术略有小成,可知天灾人祸,可卜国运兴衰。前夜臣占得一卦,北方鞑靼蠢蠢欲动,不日即会进犯辽东,东北军绝无可能无动于衷,待到他们双方斗得两败俱伤,圣上再派人带兵前去招安。如若姜怀赢识趣,便许他回京享受荣华富贵,如若他负隅顽抗,则挥师北上,趁他病要他命。此是为逸待劳。”

崇贞帝眼睛一亮,几位武将面露思索,尚未表示什么,就有人跳出来反对,正是方才争执司天监易官品级的几个文臣。

“臣以为不妥,先不说余大人占卜之事有几分把握,就算北方真有战乱,东北军与鞑子斗得两败俱伤,然姜怀赢戍边是功,朝廷袖手旁观不说,还要趁人之危派兵镇压,岂不招致天下人诟病?”

“正是,若要征讨,便要趁早,光明正大地派兵征讨方是正途。圣上登基之初,万不可轻忽民心呐。”

面对着一群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文臣,余舒只管冷笑,毫不客气地驳斥他们道:“东菁王姜怀赢身为我大安臣子,戍卫边防是他的本分,再大的功劳也盖不过他谋反的罪过,让他将功抵过,已是仁慈,何来趁人之危一说?你当天下万民都似你等这般迂腐,不分对错吗?”

几个文臣被她冷嘲热讽地脸红,刚刚张口辩驳了两句,就听崇贞帝不悦地打断他们:“好了,都给朕闭嘴。讨逆一事改日再议,给你们三天时间,用脑子想想。”

说罢,便退朝去了。散朝后,几位老臣聚到一起,商量等下到议政所去开个会,有人邀请了朱慕昭同行,就见秉礼太监小跑过来。

“大提点留步,余大人也请留步,圣上传你们二位到泰安殿书房说话呢。”

这两句话声音不大,可站在附近还没来及走的大臣们都听见了,相互使着眼色,琢磨着崇贞帝的心思,或羡或嫉地目送朱慕昭和余舒跟着大太监去了。

。……

余舒在泰安殿待了一个下午,午饭是皇帝赏赐的御膳,饭后朱慕昭便先行告退了,留下她单独伴君。

崇贞帝对她“以逸待劳”的计策很感兴趣,只是担心她占卜有失,万一朝廷采取对东菁王置之不理的态度,北方鞑靼却没有动作,便成了一场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话。

余舒不敢打包票,她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东北军会和鞑子先打起来,但她却建议崇贞帝,不如暂缓两个月,观望一阵子,若是鞑靼不来进犯,再派兵不迟。

换一个人做皇帝,都未必会听取余舒这个女人说的话,可是崇贞帝不一样,他微末之时,便是借着余舒在双阳会上打开了局面,对她自有一番与众不同的赏识。

“让朕再好好想想。”崇贞帝并没有急着下决定,话锋一转,便问起余舒旁的:“朕业已登基,近来多有奏章提及大提点任满一事,你是何看法?”

二百多年未曾出现过大提点连任的情形,但这不妨朱慕昭会不会突然有了这个心思。何况他才废了两相之位,朝中出现大提点一家独大的现象,放着如日中天的权势不要,朱慕昭会甘心吗?

比起朱慕昭这个难以掌控的一代权臣,他当然更愿意启用对他来更好收服的余舒。

余舒闻言,便知崇贞帝对朱慕昭生了疑心,于是不假思索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祖宗规制如此,大提点深谙其道,几日前也已对臣说起接任一事。”

言下之意:你就放心吧,人家老朱不会赖着不走的。

崇贞帝微微一笑,神色轻松许多,他似乎是很满意余舒的一点即通,转而与她说到后宫选秀的闲话:“先皇逝后,朕遣散了后宫。论理是该进一批新人,以往都是九月甄选,朕方才登基,以为仓促了些。加之皇后有孕在身,朕不愿她为甄选一事劳碌,淑妃又不顶事,朕便想免了今年甄选,推迟到明年春暖时。”

他登基之前的女人不多,夏江敏这个原配发妻理所应当做了皇后,瑞紫珠则是看在瑞家的从龙之功上封了个淑妃,另有一个梅婕妤,再往下就不值一提了。

余舒身为皇后闺友,当然是赞成今年免选,可是她深知朝中百官不会答应,甄选一事,涉及到众人利益,若是皇帝硬要免选,一定会有人借机攻讦夏江敏这个地位不稳的皇后。

她思索片刻,问道:“圣上与皇后娘娘商量过吗?”这事儿还得看夏江敏怎么想,她若是也同意免选,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皇后不同意免选,”崇贞帝半是无奈地摇摇头,“她说,甄选一事可以交由淑妃与坤翎局协理,却不能让后宫虚空,朝中人心不稳。”

三月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