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宝宝不要爹(378)

月光倾泻下,洋洋洒洒落在薄姬身上,清幽不可方物。桃花眼微眯,萨云萝不由暗赞,不愧是朕的第一女学士,才华横溢也就罢了,就连这容貌也是一等一,瞧瞧眼前这副月下美人图,就算自己是个女人,也觉得移不开眼睛。

走过去,见薄姬还呆呆的没有反应,萨云萝故意清了清喉咙,薄姬回神,连忙起身行礼,女帝笑呵呵的伸手扶起薄姬,只是看着,也不言语。

微微抬头看了陛下一眼,薄姬见她一身便装,开领的宽衫松松笼在身上,淡淡的妃色,只在领口处镶了一道粉蓝绲条。肩膀处散落着宝蓝绛紫朱红相间的翎羽,衬着略微散乱的鬓发,透出一种慵懒的美丽。一双桃花眼含笑,唇角微扬,带着淡淡的笑意,一副悠闲自得若无其事的模样。

薄姬心里暗暗钦佩,陛下真不愧是一国君王,都到了这时候还是这般沉着镇定,哪里像自己,竟为这件事愁得快茶饭不思,只知道对着天空发呆了。

"爱卿可是想家了,抑或想家里的某人?"萨云萝看了看薄姬,见她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便笑嘻嘻开玩笑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卿可是体会到了?"

"陛下,"薄姬不由红了脸,低头羞涩的叫了一声,而后跟在萨云萝身后走出门来,低声说道:"臣正为明日的比试发愁呢,陛下您……"您想到哪里去了?

"为明日的比试发愁?卿觉得昭明书院的那些人更胜一筹,还是怕大唐输得丢了面子?"萨云萝微微侧目,貌似不经意地问着。

"策论不难,难在经邦论道、极而言之,达到一言兴邦之效果的确不容易。"薄姬暗叹,低低说道:"何况南地文采风流,天下闻名。而且此番书院明显是有备而来,臣恐怕……"

见薄姬面露难色,很是心急的模样,萨云萝轻轻点点头道:"卿所虑极是。但朕却不认为大唐会输,卿可知为何?"

薄姬有些惊异的抬着看着女帝,陛下竟这般自信?萨云萝淡淡一笑,也不急着解惑,只是径直走进了外面的凉亭,薄姬也只得跟了进去。

红玉和侍女站在亭外,萨云萝示意薄姬落座,依旧没有回答她询问的眼神,而是转了话题问道:"这段时间卿一直在整理的《大唐新政》进度如何?"

大唐的各项新政策已经基本落实到位,薄姬因为自己在女帝身边,对新政的了解比他人要全面也深刻的多,便主动承担了全面细致地将新政整理成文的任务。

薄姬没想到来了大齐陛下突然问起这事,便连忙答道:"已经全部整理完毕。臣正在润色文字,整理好便呈交陛下御览。"

冲着薄姬点点头,萨云萝看了一眼正若有所思的薄姬,旋即轻声问道:"那依卿来看,是一篇文采斐然的策论比较感人,还是卿整理的《大唐新政》更能够说明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呢?"

薄姬一愣,似乎有一瞬明白了些什么,看着萨云萝急急追问道:"陛下,难道……"

萨云萝站起身来,走到亭边,抬头看着繁星闪烁的夜空,淡淡说道:"朕根本就不想去做这种空谈的比试,但既然应了就当出面。卿不必为此焦心,明日卿就将《大唐新政》抄录出来,张贴于大齐百姓面前。朕就是要告诉他们,不是所有的朝廷都不关心民生,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活法!"

这个,薄姬彻底明白了女帝的意思,眼在萨云萝身后点点头,轻声却坚定的说道:"臣明白了。"

看了眼薄姬豁然开朗的脸,萨云萝欣慰的点点头。

其实自己脑子里还记得前世流传很广的那几篇有名的策论,像汉代贾谊的《治安策》、董仲舒的《贤良对策》、宋代苏轼的《教战守策》,无论哪一篇抄出来,恐怕都难有人逾越。但自己想要的不是用一篇策论战胜那些书生,而是想向大齐百姓传达一种新的信息,一种能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

不是百姓愚蠢,也是不人一定要墨守成规,统治者无论是人为地将人分成仕家工商等各层,还是引导百姓信奉某一种信仰,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统治考虑。封闭信息,让百姓只能盲从,这是千古以来惯用的手法。

彦如画本意是想给朕一个下马威,让大唐在大齐百姓面前出丑罢了,朕偏偏不让你如意,朕就好好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大齐的百姓全面充分的了解大唐,了解大唐一心为民的政策。

彦如画,既然你给了朕这样的机会,那就让朕为大齐的百姓开启另一扇窗吧,朕要让你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知道什么叫后悔莫及,悔不当初。

次日,昭明书院门前广场上,已连夜搭起了一座高台。台上正面放了两张书案和锦凳,是大齐女皇和大唐女帝的席位;高台中间,放着三张书案,是上能参赛者写字的位置。

上一篇:一夜恩宠 下一篇:鬼王妖妃

白眼狼君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