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116)

乔慈毕竟也才十六不到,人虽长的高大,心性却还是个半大小孩儿,见魏俨这么随和,也不客气了,直接就唤他魏表兄。两人称兄道弟,一见之下,就跟忘年之交似的。

阿弟还没进城,才一个照面,就和魏俨打的这么火热。小乔心里觉得有些不妥。况且,对魏俨这个人,她的厌恶之感虽没一开始那么强烈了,但总觉得此人颇有城府,下意识地,并不想阿弟和他靠的这么近。当然,这种情况之下,她也不会说什么。

片刻后,被乔慈落在后的兖州使者杨奉和一众随从抵达了。

小乔从前见过杨奉。是伯父的长史,通儒学,也算是兖州的名士。杨奉下马,魏俨迎上前,相互见礼寒暄之后,小乔再次登上马车,一行人在魏俨的带领下,迤逦榻上归程。

杨奉此行,除了带着乔越的亲笔书简,一同还有丰厚的谢礼。各赠徐夫人、朱夫人的锦绣绮衣、黄金饰具,丝、绸、锦、缎、绮各两百共计一千匹,另外还有满满十车的兖州当地所产。

一行人马车驾在渔阳民众的注目和议论纷纷之下穿街而行。魏俨安排杨奉落榻于驿舍,解释魏劭昨日恰好有事离开渔阳,不日便归,请他安心先行歇息,随后便带着乔慈抵达了魏府。

乔慈到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去拜望魏劭的祖母和母亲。他到了住处,洗去一路的风尘,换上正式装束。

小乔在他屋外等着。见阿弟出来,精神焕发,被一身玄色阔袖新衣衬的面如冠玉,英气勃勃,心里极是欣慰,如同一种“我家阿弟初成长”的隐隐骄傲之感。

小乔亲自带乔慈去往北屋。路上许多魏府的年轻侍女见了女君之弟,无不纷纷侧目。

徐夫人和朱氏已经就位。魏俨在旁。乔慈被小乔领进去后,分别向徐夫人和朱夫人行礼拜见。

乔慈虽不满十六,乔家如今也日暮西山,但毕竟是世家老族,场面见客的礼仪,从小就受过严格教导,岂会出错。一板一眼礼节过后,乔慈起身,徐夫人显得十分欢喜,夸赞他姿容出众,雏鹰翔于穹空,命钟媪赐下见面之礼,一柄刀鞘镶着华丽猫眼宝石的短刀。

朱夫人一眼看到乔慈,见他英姿焕发,如玉山在前,立刻想到当年自己去了的丈夫和长子,如今仇家之子非但长大成人,还被当做上宾迎接进门,心中厌恶之情,非笔墨能够叙述。但这样的场合,还当着徐夫人的面,她好歹也做了几十年的侯府主母,又怎敢露出半分的失礼?勉强压下厌恨,命人也赐下了礼物。

乔慈双手奉过,再次道谢起身。徐夫人唤他到自己近旁,亲切地问了几句家常,留他在此多住些时日,随后对着魏俨道:“不巧你二弟正好有事不在城中,这两天外祖母还要派你事,你代你二弟领他出去逛逛。我们北地虽不及南面风光秀丽,但也有几分苍雄之景。”

魏俨笑道:“不消外祖母吩咐,孙儿自然也会代为效劳。”

第49章 26

乔慈拜完徐夫人和朱氏,小乔也向她二人以及魏俨道过谢,随后带着阿弟到自己的西屋。

春娘早早就在半道张望,远远看到乔慈和小乔并肩而来,迎了上去,笑眯眯地故意道:“公子,可记得婢?”

从前在东郡,论相处的时间,小乔和春娘其实也不过两年,乔慈却是实打实从小被春娘看大的。乔家家主虽庸碌无能,但有一点却是别的世家难以企及,那就是对治下民众和家中的下人,一向宽和。乔慈也是如此,和春娘感情很好,看见她,上去便道:“春娘比先前还要年轻几分,我都认不得了。”

春娘知道小公子是在逗自己高兴,却也真也被他哄的高兴了。欢欢喜喜地接了他,一路说着闲话,回到了西屋。小乔问父亲以及伯父伯母的身体安康。乔慈道:“父亲身体康健,来之前,也特意吩咐我带话,叫阿姐你无须牵挂,自己这边过好便可。倒是伯父,前些时候薛泰来攻,他愁的病倒了下去。后来薛泰退兵,养了几天又好了。伯母一向也好。”

小乔听到父亲安康,也放了心。

春娘在旁陪话片刻,知道他俩应当还有别话要说,先出去了。留下小乔乔慈姐弟二人。

……

魏家人,无论是祖母还是阿姐的婆母,竟然都这么客气,更不用说那位魏表哥的殷勤接待,简直无微不至。如此看来阿姐误打误撞嫁到这里也算因祸得福,过的很是不错。只要阿姐过的好,比自己过得好还还重要。乔慈收获意外之喜,心情大好,等春娘一出去,立刻兴冲冲问:“阿姐,我姐夫何日归来?我去城外迎他!”

上一篇:远古伊甸 下一篇:吾家有妻骄养成

蓬莱客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