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319)

张燕大惊失色,道:“主公!上当也!竺增确是魏劭所派之奸细无疑!他劝主公追随幸逊发兵到此,名为合力击杀魏劭,实则调虎离山,趁我汉中防备空虚,意在梁州!梁州乃主公基业之地,万万不可有失!”

乐正功想起这几日,竺增也一直在自己面前劝说,要他不能暗留兵力,须得全力投入。顿时恍然大悟,再没有半分疑虑,痛骂:“魏劭小儿!用心险恶至此!奸计害我先摧眉事幸逊老贼,不提防他在背后觊觎我基业之地!”

一时心乱如麻,又怒又悔,立刻命人将竺增绑了,推去辕门外斩首,又急召部将谋臣齐聚大帐,商议后策。

众人得知消息,激愤不已,正莫衷一是,忽辕门外又来报,说方才正要斩竺增,冲来一队幸逊军中装扮的人马,夺了竺增而去。起先以为是幸逊东营之人,追上去,才发现去往黄河故道对面的魏劭敌营。

怕有诈,不敢再追,先回来禀报。

乐正功几乎呕血吐肺,一掌掀翻了面前桌案,发令立刻强攻魏劭大营。

被张燕等人生生劝住,称魏劭阴险至此地步,想必早有防范,不可贸然动兵。

半晌,乐正功胸中怒火方渐定,于帐内疾步来回走了数圈,道:“诸位所言极是。这一笔仇,我记下了!日后再算!传我的令,速速拔营,回汉中!”

……

再说幸逊,得报逃走了的竺增竟被乐正功纳用,岂肯作罢?一早派丁屈去西营要人。丁屈人没要到,反遭奚落,如何忍得下这口气,回来在幸逊面前添油加醋,道乐正功虽名义投靠陛下,实则夸功自大,仗着出几个兵,连他儿子也是目高于顶,并未将陛下放在眼里。

幸逊不快,立刻着人去传乐正功来自己面前问话。不想却又得报,说西营似有异动。忙派人看究竟。

俄而得报,乐正功竟绕过了自己,下令拔营回往汉中。

幸逊勃然大怒,立刻命丁屈去将乐正功捉来。

乐正功既已决意回兵自救,哪里还将幸逊的话当一回事,派乐正骏率一副将,牢牢守住两营交界处的藩篱,加紧撤退。

丁屈欲冲破藩篱,乐正骏也非庸碌之辈,岂容他过境,双方立刻起了争斗,一时刀戟相交。

本是联军的东西阵营,竟自相残杀,血染藩篱。

幸逊闻讯,愈发暴怒,投杯碎盏,下令列队整军,追上要和乐正功恶斗一场。

被臧常劝阻,道:“陛下岂不闻,事有轻重缓急乎?陛下北伐,首取人头乃是魏劭。如今功未竟,此时若交战西营,为内乱,必两败俱伤,令魏劭坐收渔翁之利!那乐正功既要走,让他走便是。等陛下灭了魏劭,再挥师征讨汉中,活捉乐正功,要他担这临阵脱逃之罪!”

余下之人,也纷纷苦劝。

幸逊方被劝住,强压心头恨意,令收兵归队,加紧戒备,以防魏劭趁机袭营。

……

当夜,乐正功因走的急,将不便带走的粮糙辎重,一把火烧光。

一夜之间,西营漫山遍野的营帐消失一空。雪地里火光熊熊。

黄河故道对面的魏劭阵营军士,ròu眼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魏劭的中军大帐里,笑声雷动。

魏劭坐于中,公孙羊、李典、李崇、张俭,卫权等人分坐于旁,提及对面西营大火,无不谈笑。

“荣延可安?”

魏劭笑毕,问,“须早些回才好。否则过些天,等乐正功得知杨信郭荃不过只发了五千人马,虚张声势,恐怕要于他不利。”

“主公放心。”公孙羊忙道,“我已与他议定好了。他得了乐正功的信任,如今性命暂时无虞,尚不能走。若这便走了,会引乐正功起疑,则前功尽弃。等有合适机会,再遁走归营。”

魏劭点头:“此番乐正功中计,全赖荣延一身胆识,可谓居功至伟。军师须记他一笔大功,战后论功封赏。”

公孙羊诺。

此时亲兵来报,说竺增送到。

魏劭便叫人将他带入。

竺增被五花大绑,在帐内隐隐传出的朗朗笑声里,入了中军大帐。

看到帐内已分坐了十来人,烛火通明,照出后排一面分隔前后的紫檀色长屏。

屏上绘了青松云气、虎啸危崖。一头斑斓猛虎,啸踞高岗。虽不闻声,却仿佛啸震林岗,似下一刻便要跳下,鹰扬虎噬,气势逼人,令人不敢多望。

虎屏左右,各设一架,高于人顶,上堆满各种简牍文书。

正中一张将军案,左右分置了令箭、虎符。

案后坐了个年不过二十四五的男子,未戴兜鍪,乌金冠束发,身穿锁子连环麒麟软甲,披帅氅,腰悬宝剑,愈显龙躯豹身。

上一篇:远古伊甸 下一篇:吾家有妻骄养成

蓬莱客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