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信了你的邪!(222)

起先,兄弟们是感觉丢人,联姻常有,借福晋娘家之势以及得小妾娘家支持的也不少,那都是摆在明面上的,爷们和爷们谈,走妾室那头过,哄妾室去弄钱这还是头一遭,三年前众阿哥就跟着丢了一回人。

本来嘛,因为你不谨慎,承担什么后果都是应该的,你得负责把屁股擦干净。结果老八还心有不满,他觉得自己才是委屈的那个,花了人家的钱还要对人家进行打击报复。

这种事,连吐槽都不知从何起,只能感慨一句,老八不可相交。

胤禩通过这一买卖彻底绝了自己的后路,康熙那头没把他怎么着,也就是放在不尴不尬的位置,做无关紧要的事。后来新皇登基,广封兄弟之时就没给他脸,直接越过他给老九封了亲王,他继续在不尴不尬的位置上,终其一生没被重用过。

对胤禩来说,尴尬丢脸落魄郁郁不得志,这比杀了他还折磨人。

不过这都是后来的事,眼下他就是气,气老九不上道净坏他事。

崇文出事之前,宁楚克他阿玛上任去了。崇礼升了半阶,如今是从一品都统,带着人练兵呢。他后来才听说兄弟的事,听说以后都已经尘埃落定了,就没赶回来,只是在心里吐槽了一句,早知道萨伊堪靠不住的,指望她不如自个儿争气,老想踩着女人往上爬,真是不嫌丢人。

又道这回事出得挺好,让他记个教训。

闹成这样,三太太恨死八贝勒以及萨伊堪了,大房那头还在做美梦呢,并不愿意清醒,两房就彻彻底底闹翻了。崇文回去之后没多久,老太爷主持了分家,本来他们两兄弟应该七三分,崇善占七,因为前头那笔烂账,最后说好除祖宅和祭田以外,其他五五对分。

三太太感觉亏了,不过崇文受了那么大罪,生怕后面还不消停,只想离萨伊堪以及还不清醒的大房远点,又想到二哥分出去的时候啥都没捞到,这么一对比,他还不算惨,就带着自己那份另置宅邸搬了出去。

当时胤禩没遭报应,只因康熙没脸告诉别人陷害崇文的是老八,以及他为什么干出这事。

不过后来他日子绝不算好,尤其在新皇登基之后,哪怕胤禟不计较,新皇替他计较,就觉得老八对不起兄弟,后来他处境艰难。

至于萨伊堪,没两年又坏了一胎,是个闺女,胤禩显然不是隔壁胤禟那样的宠女狂魔,生了闺女之后,她还是个妾。

再然后她又小产了一回,到新皇登基时,依然是个妾。

临死前,她也还是个不上台面的妾,哪怕有个身为亲王福晋的堂妹,府上也没人高看她一眼,只当她是个傻子,要不是傻子一手好牌能打成这样?

后头几年,她时常回想假如当时没想攀高枝,日子又是啥样?是不是举案齐眉儿孙绕膝?

然而想什么都没用,时光不会倒退,做了选择就永远不能后悔。

萨伊堪死在雍正七年的秋天,她着凉之后不见好,拖了几日就去了。宁楚克是在她病故以后半个月才听说了这事,也只是叹了口气。嫁人之前她们就处得不好,萨伊堪最要脸面又好强,什么都要争一争,别人都配合她,宁楚克偏不。

想想这也称不上有多大仇,她俩从头到尾都没结过什么仇,只是莫名其妙就形同陌路了。

这些经年往事让宁楚克叹了口气,也只是叹了口气,没激起太大波澜。

第七十九章 合并番外(上)

早在康熙三十八、九年, 太子与直郡王便时有摩擦,后来越演越烈, 为稳固皇权, 康熙逐步消减他二人手中势力,并将其分到其他成年皇子手中。且拔除了两党的几位核心人物, 比如最受太子倚重的索相——索额图。

纵使如此, 太子与直郡王依然是皇位最有力的争夺者,直到四十七年才迎来重大转折。

这一年, 康熙皇帝亲手废除了在襁褓之中当上皇太子的二阿哥胤礽。同样是这一年,三阿哥胤祉秘密揭发胤褆以厌胜之术诅咒胤礽, 推胤褆出去平了康熙的怒火, 做了炮灰。

得到最多支持的两位齐刷刷折在这里, 后头那些皇子就难免蠢蠢欲动。提前出局的老八和十四齐刷刷押宝在老三身上,得他二人的支持,原先站在太子身后的诚郡王难免心猿意马, 他没彷徨几日,很快就被两兄弟构建的美好蓝图打动, 他站了起来。

四十七年的冬天是混乱的,翻过年关以后,京中有传言说诚郡王胤祉必定大贵, 紧接着就有朝臣谏言,说国不能一日无储,请皇上再立储君。

康熙命朝臣推举,众臣请立三阿哥。三阿哥还想谦虚一把, 结果迎头就是一记闷锤,皇帝当朝训斥了这个儿子,说自己身强体壮老三就耐不住肖想皇位,责骂他心术不正结党营私,最后还来了个总结发言,就算太子被废也轮不到你,你就不是当皇帝的料!

上一篇:小妖精[快穿] 下一篇:皇家撩宠记

南岛樱桃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