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542)

作者:天泠 阅读记录

一时间,朝堂上为此又是一阵暗潮汹涌,几位重臣以及他们各自的拥趸都对首辅这个位置虎视眈眈。

三月初一,李羲启程离京,他身为闽州总兵不能长期留京,必须尽快赶回闽州。

除了李传应和李廷攸伯侄俩亲自相送外,端木纭、端木绯也陪着端木宪一起出城相送,众人一直来到了三里亭。

宽敞平坦的官道上,人来人往,马蹄声、车轱辘声不绝于耳。

两家人一路策马缓行,相谈甚欢。

“亲家,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送到这里吧。”李羲拉了拉马绳,停下了马,对着端木宪拱了拱手。

端木宪微微一笑,也是拱手,“那就祝亲家一路顺风。”

“承亲家吉言。”李羲朗声大笑,正色又道,“亲家放心!闽州海上贸易一片欣欣向荣,如果我预估不错,今年的赋税必能翻倍,来年更可期!”

“那我就恭候亲家的喜讯!”端木宪闻言,顿时喜形于色,他心知在首辅之争中,这是自己最大的优势。

旭日的光辉下,两人相视而笑。

“纭姐儿,绯姐儿,”李羲又朝马车里的端木纭和端木绯望去,看着姐妹俩精致的小脸,笑意更浓,“过几日,你们外祖母和二舅母会来京里,等人到了,就让你们攸表哥去给你们报讯……”说着,李羲意味深长地瞥了李廷攸一眼。

“太好了!”这个喜讯顿时冲散了姐妹俩心中的离愁别绪,均是喜不自胜,脸上神采焕发。

“祖父您放心,我一定把祖母照料得妥妥当当。”李廷攸含笑道,拉了拉马绳,胯下的马儿一边打着响鼻,一边踱着步子。

一旁的李传应看着这三侄子唏嘘地在心里叹气:这小子这么缺心眼,是该早点给他聘个媳妇。

李传应飞快地和李羲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他们两个大老爷们实在不擅长处理亲事什么的,所以才特意让李太夫人和李二夫人跑一趟京城,最好能早点定下来……

李羲又郑重其事地对着端木宪一行人拱了拱手后,就一挥马鞭,带着随行的数十人浩浩荡荡地策马而去。

马蹄飞扬,扬起一片滚滚黄尘……

直到李羲一行人的身影化成了一片黑影,李传应和李廷攸才收回了目光,随端木宪、端木绯一行人回了京。

进了南城门后,众人便分道扬镳。

李家伯侄俩回了祥云巷,端木宪也要回户部衙门,他随口让端木纭和端木绯姐妹俩自个儿去玩玩,就带着小厮策马离去了。

马车里的姐妹俩放下了窗帘后,面面相对,端木纭提议道:“蓁蓁,时间还早,我们干脆去昌兴街吧。”

最近端木纭忙得很,她们也好些日子没去她们的绣芳斋看看了。

嘱咐了外面的车夫一声后,马车就在车夫的吆喝声中一路朝着昌兴街飞驰而去。

一大早的昌兴街上就是人来人往,很快就是三月初三上巳节了,京中百姓都准备着在上巳节那日出城春游踏青,纷纷出来采买各种东西,街上一片热闹喧哗。

绣芳斋的生意也不错,客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

姐妹俩的这个小铺子是以卖帕子、荷包和络子等等的小绣品为主,只供精品,每一件的样式都是限量的,如今在这条街上也已经打出了一点名气,经常会有一些小户人家的夫人姑娘上门买些个小物件作为配饰。

“大姑娘,四姑娘。”铺子的石掌柜笑容满面地亲自出来迎二位姑娘进了铺子,又跟她们细细地说着最近铺子里的情况,“大姑娘,上个月的账册,我已经快整理好了,明后日我就给您送去。我大致算着至少赚了二十几两……”

这普通的铺子一般都是半年或者一年才对一次帐,不过绣芳斋的生意小,又是姐妹俩第一次开铺子,因此基本上是每月对一次帐。

腊月和正月时的铺子里生意不错,本来石掌柜还担心二月没什么节日,会影响铺子里的生意,没想到状况比她预想得要好多了,这也代表着绣芳斋确实打出了几分名堂来。

“姑娘,到里边坐。昨晚绣娘刚好又送来了一些刚绣好的扇套和荷包,您可要看看……”石掌柜把两位姑娘请到了屏风后的隔间里坐下,又从旁边取来一个木匣子,“马上就是春闱了,我估摸着这些应景的扇套、荷包应该好卖。”

端木纭和端木绯随意地挑捡着匣子里的那些扇套和荷包,偶尔点评几句,端木绯还替端木珩也挑了一个步步高升的扇套。

姐妹俩正说笑着,就见屏风外,绣庄的伙计把两个三四十岁的中年妇人迎了进来,招呼着:“两位大姐,这边请,我们铺子正好刚来了些绣花帕子,样子都是最时新的,等过两天上巳节拿出来,肯定不跟别人重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