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臣夫人娇养手册(128)

作者:谢欣妤 阅读记录

这时候沈浪终于说完,冯树恩恼火得要命,他没想到沈浪这么尽心做事,为难民着想,竟然落得如此地步,亏自己之前还对沈浪有偏见,现在是个帮沈浪洗清冤屈的好时机,冯树恩板着脸问王志:“王县令,你怎么说?”

王县令得了机会,赶紧为自己辩解:“下官也不容易啊,这官衙上下,都是修堤筑坝的主力军,他们也要发放银子,更要吃饭。总不能既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吧。”

王县令把手一摊,十分无赖委屈的样子。

冯树恩一时没话说了,因为王县令说得很有道理。这时候做事的人,更加重要。王县令作为一个上司,如此保护自己的下级,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正确的决断。

一直默默坐着喝茶的三皇子,此时施施然开口问沈浪:“沈浪,王县令的人全部都去修堤筑坝了,把粮食留着尚且有理由。你还要抢官衙的粮食,难不成这河堤都是你派人修建的不成?”

这话一出,提醒了冯树恩,他赶忙问沈浪:“你派了多少人修建堤坝?”

“子弟兵里用了一百来个人,还出钱请了两百个男丁。”沈浪问心无愧。

冯树恩扭动脖子,又问王志:“你呢?”

王志有些瑟瑟发抖,支支吾吾半天,才说:“下官也不是很清楚。”

“你说你不清楚?”冯树恩被他气得脑壳疼,“这关乎人命的事情,你说你不清楚?你不清楚,那你是怎么把仓里的银钱粮食分给手下的人?”

沈浪帮王志答:“县衙里一共三十个人。去帮忙修筑的人,一共有五个,监工。”

言外之意是,这些人大都不做事,做事的也只是去巡视找茬的。

王志并没有反驳,因为沈浪说的都是真话。

冯树恩这下可不得了,对着王志一顿吼:“你这种——人,是怎么做到这个位置的?简直草菅人命!我要参你!”

冯树恩骂骂咧咧,胡子上沾的全是白唾沫星子。对比之下,沈浪还把自己的钱拿出来请壮丁帮忙,这王志简直不是人。

听说沈浪这次带来的不少钱,是他老爹靖远侯看他可怜,闹了许久才施舍的一点。京城里不少人在笑话。

冯树恩不是沈浪,但能理解他的心酸。

王志没想到,朝廷里还有冯树恩这种完全不给人脸皮的官。他趴在地上瑟瑟发抖地求饶卖惨,可惜冯树恩压根不吃这一套。

冯树恩派人查了这个王志。这一查不要紧,冯树恩竟然发现,上递给皇帝的折子里,说是澧县的富户一人捐了一些,只是有些少,不好看。可是听官衙里的一个小吏姜庄蒙的说法,这折子里的款项,都是沈浪一个人垫出来的。

哎呀,沈浪太惨了。冯树恩连夜写了三道折子,送到京城里去。一是说沈浪为了难民英勇受伤的事情,还不争不抢,品行高尚。二是说这个县令王志,简直不可救药,关键时刻,不做好自己的职责,不抓大放小,还整天阻扰别人做正事。第三道折子,便是说那筹款的事情,说了沈浪千般不易,百般无奈。

冯树恩这样的人,一般都是戳人脊梁骨,骂起人来如同疯狗,拦都拦不住,他甚至敢指着皇帝老儿的鼻子开骂,很少给人说好话,尤其是那种打从心底里的敬佩。这一次,他给沈浪说的好话,极其有分量。嗯,皇帝信了,哎,沈浪这孩子回到京城,可得好一番嘉奖。

这么一来,沈浪算是逆风翻盘了。

·

对沈浪的误会是解除了,但是澧县的洪水也不容耽搁,得赶紧想个办法解决。

眼下,绝对是需要国库的支持。冯树恩本来是要给皇帝写第四道折子,让皇帝划拨银钱。三皇子却有不同的意见。

三皇子执著地认为,自己一个人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当了满朝文武的面宣誓,如果他解决不了再让朝廷拨款。

如果冯树恩向朝廷要钱,那岂不是侧面表示他三皇子承认自己无能了吗?可是他还没有大展手脚呢。

冯树恩停了笔,问三皇子:“要老臣不写折子也行,那三皇子你拿出个计策来。若是有用,老臣便听你的。”

三皇子很高兴,他的计策是——既然这些当官的、有钱的富户,既没办法出钱,那就让他们出力,帮忙拦洪水吧。若是这帮人不听话,那他这个皇子便第一个带头去做事。

冯树恩一听,胡子竖起来了:“这简直儿戏,洪水迅猛如兽,万一出了事故可好?”

“怎么可能是儿戏?此时洪水迅猛如行军打仗,当然要大家团结起来,此事定然能在五日之内解决。”三皇子信誓旦旦,把冯树恩手中的笔抢过来。

冯树恩抢不回来,气得走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