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臣夫人娇养手册(174)

作者:谢欣妤 阅读记录

想一想也不可以吗?

看着母妃期待的小眼神,三皇子只能点头。

这一顿饭吃得很开心,珊妃几乎把三皇子的肚子填成了个西瓜才罢休。她是真的感到欣慰。她这个儿子说聪明吧,从小便善观察,识人心,懂用人,办事的手段那也是老辣的。只可惜,他不想用,且还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一直以来都以为,只要得到他父皇的承认和尊重,他就可以大展宏图;只要他对自己的兄弟坦露胸怀,太子便会让他继续为老百姓做好事。

事实上呢,他老爹不喜欢他,觉得他一板一眼,说的话不中听,似乎老在唱反调。而太子呢,则将他视作眼中钉。没人能容忍自己的弟弟比自己优秀,比自己的声望更高。

是的,她儿子尽心尽力关心国事有啥用?他爹不喜欢,他太子哥哥忌惮。也就百姓还挺喜欢他。可是等他爹西去了,那他以后的日子就难熬了。

珊妃一直为他操心,保养再好,白头发还是层出不穷,几乎都给拔秃了。现在可好了,她儿子终于上道了,懂得讨当权者的欢心,说不定能挣些什么。

上一世,三皇子也知道母妃的好意,但是他并不认同母妃。因为他自己并不贪恋权利,他并不想走上最高的那个位置,他只是想要为黎民百姓做些什么,不要让他们衣衫褴褛,不要让他们继续水深火热的生活,却没有任何变好的希望。

他痛恨朝内一片歌舞升平的假象,他也痛恨父皇和太子的装聋作哑,似乎这样国弱民衰就不复存在。

所以,上一世,他以为剖开真心,太子就会知道,他只是想要做好事。总有哪一天,他的努力会感动太子,那是他的信仰。

可是,上辈子父皇临终之前,对他多有疑虑,就因为今日这紫色石头的“预言”。谁都能看出这石头上的话,是假的。

但父皇还是选择了相信,又或者,他不是选择了相信,他是借此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借着此事,说他有谋逆之意,彻查他的过往,还真翻出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其实都是微末,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

三皇子在牢狱中呆着时,忽然想通了一点。他这一辈子兢兢业业,一辈子克勤克己,一辈子真心待人,可是别人就是想要找他的麻烦。

那些愚蠢的人啊,他们每天不干正事,面对问题只会逃避。可是他们吃饱了撑的,就喜欢互相算计,君臣之间,父子之间。

叫人恶心。

所以,有一腔为国为民的心血又如何?最后还不是惨死于父亲的疑心之下。太子登基后,给了他一杯毒酒,还比较痛快。

躺在肮脏的牢狱里,三皇子终于接受,他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得到父亲诚心的关怀和爱意,毕竟他生在帝王家。只可惜,他浪费了一生,从没寻过真爱,也没有待母妃好一些。她傻得让人心疼,最后还因为他的无权无势,最后落得凄惨的下场。

重生一世时,三皇子感受着跳动的心脏。他又活了,但是他不一样了。

如果皇帝父亲喜欢听人说好话,想要长寿,只是想要他自己活得好,太子利用这一点讨他欢心,让他做一个昏君,那他三皇子如何用不了这一个点,来造福更多的人?

他从小就十分聪明,能分解别人的手段,能看透勾心斗角,也知道如何玩弄人情世故,只是不愿意。但现在——

这些肮脏的手段,可以达到光明的目的,那就够了。

三皇子笑了。他行走在阳光下,阳光照着他的笑脸,眼里却没有一点光,如同微笑着的木偶。

·

之前皇帝身体不好,大臣很担心。可是现在皇帝身体好了,大臣们更加担心。

棠城一带发了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所到之处,把即将收割的粮食全都吃完了,连梗子都不剩。农民欲哭无泪,眼见就要闹饥荒,死许多人。

皇帝一点也不关心。

言官说,皇帝你不能每日就是和三皇子一道钻研炼丹之术。毕竟长生不老实在缥缈,眼前的问题才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可是皇帝直接怼回去了,十分理直气壮。只因为三皇子近日请来了几个奇怪法师,从遥远的印度古国而来。

这几个法师要给皇帝做法,还说要献上人血给皇帝治病,炼制长生不老丹药。

这种荒唐话,姑且听听算了。可是皇帝当了真,他很喜欢,接下来的日子,恨不得时时把三皇子拴在裤腰带上。

这时候,冯树恩身为言官,自然第一个带头骂皇帝和三皇子,尤其是三皇子同那祸国殃民的妲己一般。

这话岂不是说皇帝是昏君?冯树恩也是很敢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三更哦,敬请期待大结局!好激动啊~刚把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