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神组CP的日子[重生](60)

作者:三月西湖 阅读记录

原来,她是来蹭课的。

三中选出来竞赛班上课的学生,和一中的方式差不多。

中途也同样有人退出,按理来说,退出了位子也就空着了,偏偏三中有个奇人,想出了卖位子这种奇葩事。

顾名思义,就是本来进竞赛班的同学,因为种种原因不想上了,把她的位子卖给其他的人。

当然,面对老师的说法,是说觉得自己不适合竞赛班的上课方式,推荐另一名同学来。

三中教竞赛的老师,是外聘的,对这事也不在意,他只管教自己的,学生领悟几分就看自己的能耐了,比放养还放养。

要说三中好歹也是重点名校,怎么会出这种荒唐事呢?

就不得不说下三中如今的校长了,他正值退休之际,下面各个副校长竞争搞得乌烟瘴气。

竞赛班的事,这个推给那个,那个推给这个,硬生生给耽误了。

南江市以往没有搞竞赛的,成绩如何难说。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是那么好做的,没人想搞这个烫手山芋,万一最后成绩不好,那不是丢脸了吗?

特别是这种在竞争校长的重要时刻,任何事都不能拿马虎。

最后还是教导主任看不过眼,接管了这件事。

但他们不像一中早有准备,学校也没专门搞竞赛方面的老师,人手也不够,只好外聘一个。

仓促之下,挑的老师实力还凑合,这职业道德嘛,就不好说了。

以上这些,全是乔渝从班上同学不经意间的八卦中七拼八凑出来的。

默默庆幸,还好自己一直是在一中,学校的领导也都是管事的。

她前世要是在三中这种氛围,考不考得上二本都是个问题。

难怪,在她前世高考那一届,三中的成绩很不理想,隐隐落成最后一名去了。

原来,源头在这啊!

她这算是一不小心吃了个大瓜吗?

第34章 暑假结束

上完竞赛班的最后一节课,夏老师就走了。

临走之前,给了班上同学一个惊喜——他精心准备的一份竞赛试卷,里面全是他多年的心血。

教育局这次确实是用心了,请的老师不仅课讲得好,出题也是“正中要害”。

基本上,每位同学的弱点,他都清楚。

每天出的题都包含了这些,所有人都能锻炼到。

一个月上下来,乔渝都要膨胀了。

在竞赛班陆续的考试中,从没下到十名开外过。

最后一场考试,更是考到了第五名。

如果能一直稳下去,她竞赛上获奖的几率是很大的。

除了她,一中进前十的有:季州(第一名)、时衍(第三名)、周苒(第七名)。

而三中和光明中学各三名。

从这方面来讲,一中同学为学校争光的愿望实现了。

三中和光明中学的学生不服啊,他们瞅准了时衍和周苒,说他们两个不是一中的学生,不该算进来。

这点说得也没错,但一中的同学会就这么示弱了吗?

显然不会。

况且,三中和光明中学的三人中,也恰好一边一个其它学校的。

剔除了一切因素后,三方算是扯平了,也暂时的平静了。

毕竟,全省高中数学竞赛就要开始了。

第二十三届的数学竞赛,和以往一样,都是在九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进行一试和二试,然后根据两试的总分进行排名。

排前五十的,能获得省级一等奖,五十到二百五获省二等奖,二百五到六百获省三等奖。

一等奖的前五名,还能参加冬令营,继续向上考,在全国拿名次。

乔渝的目标是省一等奖,因为只有一等奖最有用,能被那些名校看在眼里,还能有高考加分的政策。

至于前五名嘛,她是不敢想的。

这么一算下来,其实时间就有点不够用了。

现在已经是七月末,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所以,对于有志于获奖的同学来说,最后的一个月,是最关键的时期。

一试的考试范围,大纲里说明了,就是高考规定的知识范围,只是难度会略有提高。

对大部分同学来说,一试决定了他们的最终成绩。

在二试分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只要一试的分数高,得奖的几率就大。

毕竟,以二试的难度,除了成绩特别突出的同学,分数都会比较平均。

南江市今年第一次参加竞赛,参加的学生还是高一,对比其他市高二、高三年级来说,优势不大。

这也是三中的那些副校长不想接手的原因之一。

教育局其实也没报太大希望,只是想要这批学生在高一就接触,有了基础后,高二、高三再去参加,得奖几率才会更大。

竞赛班里成绩普通的同学也是这么想的,在他们看来,这才高一。高二高三有的是机会,何必在高一劣势最大的情况下就这么拼命呢?

上一篇:她又美又强 下一篇:她身娇体软可人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