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大丫鬟(26)

作者:果米糕 阅读记录

官宦人家举办寿宴,一来为了彰显身份,二来最主要还是愿求个团圆喜庆、高福高寿。这般庄重的仪式,最最忌讳的就是哭闹、碎瓷和见血,寓意不祥,十分不吉利,而那小丫头仅是顷刻间就将这些万万碰不得的忌讳全都触犯了一遍。

而且,老太太德高望重,地位显贵,今日携礼而来的亲朋好友也都非富即贵,方才这么一出,多少会给外人留下笑话。

锦绣看着老太太依然不悦的脸色,以及寿堂内人人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的诡异气氛,还有些惊魂未定。她努力压着心跳,又在脑海里将剩下需做的事情走了一遍才稍微松了口气。对于方才的闹剧,她一样始料未及。那几个丫头藏起屏风,又将她骗去七爷的院子这一事,她虽十分恼怒,也都记在了心上,但原想的也是在宴会后再找个机会给她们一点点小教训,毕竟对方只是使了个绊子,不是多大的死仇。可谁料,那丫头竟做贼心虚,先自己乱了阵脚,反倒闹出了这样的无可挽回的荒唐事。

出了这一段,大家做起事来自然更加谨慎细心,不敢有一丝丝的大意、懈怠,好在后面的流程如期进行,顺顺利利。而随着觥筹交错,你来我往,寿堂里的气氛又慢慢热络了起来。老太太的脸上,也逐渐有了笑意。

当然,即使这样,这事可没算了了。寿宴结束,宾客都散去后,除了夏莲和几个要跟着伺候老太太的丫鬟,其余的都被喊到了一起,足足二十余人,就是站着,从日昳一直站到了黄昏,不许说话也不给饭吃,连口水都不行。

前几日劳累着寿宴的准备事宜,今日又出了那一档子事,大家更是提着胆子,心疲力竭。眼看着天色将暗,有一个年纪小一些的丫头终是撑不住了,抽抽噎噎地抱怨:“出了差错的明明是梨儿,我们为什么要跟着受罚啊?”

“就是啊,我们又没做错事。”

“可不都一样嘛,我从清晨到现在,饭都来不及吃上一口呢。”

“不行了,我快站不住了。”

……

悲伤低迷的情绪就像是打哈欠一般,一个传着一个,原本只是窃窃私语,渐渐开始变得嘈杂起来,哭声更是此起彼伏。

锦绣没有说话,她实在饿得慌,而且这一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省些力气总没错。就在她强忍着头晕眼花调整呼吸时,忽然感觉手臂一疼,垂眸一看,是站在自己身侧的小丫头靠了过来。

那丫头满脸冒着冷汗,身子也止不住跟着颤抖,虚弱地说了句:“妹妹,让我靠一会。”

锦绣没有拒绝,正打算伸手扶着那丫鬟免得她摔下去,却听得人群中蓦地传来一声警告:“都别哭了,大太太来了。”

瞬间,肃然无声。

就连锦绣身侧的丫头也条件反射般弹了回去,身子站得笔直。

不过,看到了大太太,锦绣心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事果然没有可回旋的余地了。

大老爷是现任淮丰侯,大太太的身份地位不言而喻,平日里教训丫鬟的事哪用得着她出手?但既然她亲自过来,那犯了事的小丫头怕是要凶多吉少了。

“通通站好!”大太太话不多说,直接一声喝令,又朝着后边跟着的人摆摆手。

不一会,那犯了事的小丫头就被拖了出来,额头上缠着一圈白布条,已然不省人事,唯有起起伏伏的胸口说明她暂且还留着一口气。

大太太只看了一眼,身旁的嬷嬷立刻会意,又将那小丫头拖了回去,直接丢在柴房里。

“看见了吗?”大太太冷冷地开口,“规矩不学好,就是这种下场。”

丫鬟们本就已经体力不支,又听着大太太冰冰冷的声音,更是吓得哆哆嗦嗦起来。而大太太只嫌恶地扫了一眼,将余下的事交给了身后的嬷嬷就转身离开了。

待大太太走出了后院,嬷嬷才说:“若不是今日侯府有喜事,见不得血,里头那丫头怕是早就没了。是不是不给你们个教训,都记不住事?!”

又训话了半个时辰,嬷嬷才肯松了口放丫鬟们去吃饭。

丫鬟们揉着失去知觉的腿脚,心有余悸,哀嚎连天却不敢再对此事多说一个字,而对于角落里的柴房,更是唯恐避之不及。

待大家都陆续走了出去,锦绣才偷偷往那柴房处看了一眼,却瞬间心生悲凉。柴房没有上锁,夜晚的凉风呼呼扫过,将房门冲开了一道小口,带出里面不断蔓延的血腥及死亡的气息。这种感觉,锦绣再熟悉不过了,前世她被乱杖毒打后,便是每一口呼吸,都充斥着这般的死寂与恐惧。

不日,这事就有了结果。

因老太太的寿诞刚过,多少还有些避讳,嬷嬷们也没敢下重手,最后那丫头在柴房饿了几天,终还是捡回了半条命。只不过,大难不死,也没有后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