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大丫鬟(43)

作者:果米糕 阅读记录

第23章 长公主

锦绣提着心随着隽玉赶了过来,见正堂中老太太正与一位年约五十的男人交谈着,气氛甚是融洽。

但是,站在老太太身侧的竟是——吴娘子?!

“老太太。”虽不明所以,但锦绣还是迅速反应过来,行了礼,又朝着吴娘微微点头。

“锦绣丫头,快过来。”老太太面容慈祥地朝着锦绣招手。待锦绣上前,又介绍道:“这是昌华长公主府上的李大总管,快叫人。”

锦绣刚要行礼,就听得李大总管略带着欣赏的声音:“你就是锦绣?那天智擒拐子的小丫头?”

拐子?

锦绣终于有了点眉目,又见吴娘子递来一记肯定的眼神,就明白了个大概,乖乖作答:“回大李总管,奴婢是锦绣。”

“果然是老太太您手下的人,从容自若,遇着不平事又能果断出手,临危不惧。”李大总管先是跟老太太称赞了一番,然后才对着锦绣说:“今日过来,主要是替长公主来走一趟,道个谢的。”

原来,前几日在元宵灯会上被拐子拐了的孩子,是长公主已故驸马的妹妹的孙子。长公主与驸马自成婚后一直恩爱有加,所以在驸马故去后,与其家人还都有着来往,特别是驸马的妹妹,时常到府上做客,陪着长公主。

那晚抓了拐子,救回了家里的小孙子,失而复得的悲喜转换,等她们调整好情绪想要致谢的时候,才发现恩人已没了踪影。后又将这事说给了长公主,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是淮丰侯府里的厨娘和丫鬟。

长公主重情也重礼,直接交代了府里的大总管备着厚礼早早亲自登门拜谢。

“能看到她们团聚我们也很开心,是我们应该做的。”锦绣斟酌着回复李大总管。吴娘子也应声回了几句。

李总管也不再多说,而是将昨晚就提前准备好的厚礼献给了上来,又再次跟老太太道了谢,才起身告退。

既然长公主都派来了府里最受重用的大总管,老太太也不能失了体面,吩咐锦绣定要将李大总管送到门口才可以。

出府这一路,李总管问着锦绣就小心答着,也不多说。如此一来,反而使得李大总管对锦绣的好印象又多了几分,觉得她敢作敢为,但又不急功近利,是个好孩子。

将李大总管送出府后,锦绣按着老太太的意思又原路返回了正堂。

那些谢礼自然金贵,但老太太开心的不是这个,而是长公主给侯府的这份体面。所以,她再看着锦绣和吴娘子,眼里更是溢满了的欣慰与欢喜。又让锦绣将那晚的事情经过给讲了一遍。听到紧张处时,不由得屏息凝视,而在说到最后那小孩获救,其一家人团聚时,老太太额头上的皱纹也跟着舒展开了,道:“现在的拐子真是防不胜防呐。”

其他人纷纷点头附和。老太太又看向锦绣,问:“当时是怎么想的?不怕吗?”

“回老太太,当下就这么做了,没想太多,而且吴娘子也在,我不怕的。”锦绣说的是实话,第一时间就是想救下那个小孩,而且吴娘子的陪伴便是给了她极大的心安。

老太太像是想起什么,又点头赞赏道:“你倒是眼尖,凭着一把糖人就把拐子给辨了出来。”

“许是嘴馋,看着人一下拿了一大把,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一回,锦绣避实就虚。她没提及自己当时的感同身受,因为她小时候就是因为一个糖人,同样落入了拐子手中,与家人离散。

老太太听着,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大赏了吴娘子和锦绣,又当场就下令让锦绣留下来,以后跟在自己身边服侍。

虽还是三等丫鬟,但谁都能看得出来,这是肉眼可见的明亮前途。

经过这一事,之前说锦绣酸话的普通丫鬟,都不敢再开口得罪,甚至还或多或少担心锦绣得势后会针对她们。但其实不然,锦绣纵然得了老太太的亲眼,依旧如往常那样,对她们的态度并没有太大的转变,仍是不矜不伐。

渐渐地,就连先前对夏莲帮着锦绣有些微词的个别一等大丫鬟,也因锦绣的表现而改变了看法,啧啧称奇。

在老太太身边服侍的丫鬟,都是经过了严格的挑选,各安其位,各守其职。锦绣算是新人,负责的部分都是些小差事,忙完之后就空了下来,她便趁着闲余的时间经常回去看看吴娘子,陪着唠嗑唠嗑,或者给吴娘子捶捶背捏捏肩之类的。

而随着锦绣得势,她智斗拐子又意外救了昌华长公主远亲的孩子这一事也越传越神,再传到七爷那里,已经是变成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七爷孩子心性,之前就爱跑去找锦绣玩,也曾想将锦绣讨要去他府中做事,但被锦绣婉拒。如今听了这些小故事,越发觉得锦绣果然与众不同,趁着院里的姐姐们稍不留神,又偷偷溜了出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