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夫君是傅恒(清穿)(415)

作者:小香竹 阅读记录

待母亲下葬后,傅恒进宫向皇帝请辞官职,依照规矩,父母亡逝,官员需丁忧,但乾隆并不打算让傅恒守制,欲夺情继续让他在户部任职。

傅恒只觉不妥,历朝历代,偶有夺情的官员,大都是武将,时逢战事,无法抽身,才会破例,傅恒只是文官,如若夺情,不合规矩啊!

然而乾隆正在培养他,户部侍郎可是六部中极为重要的职位,多少双眼睛盯着呢!乾隆不希望傅恒错失这个锻炼职能的好机会,所以才破例让他继续做官,换成旁的官员,如若隐瞒父母亡故,不回家丁忧,还会被皇帝训责,甚至永不录用。

傅恒也明白皇上对他的栽培之心,但若不守孝,他心里实在过意不去,遂大着胆子与皇帝商议,等过罢百日再担职。

念及他的孝心,乾隆最终决定各退一步,准他斋七之后入朝。

这已是皇帝最大的让步,傅恒理解皇上的良苦用心,再不推辞。

接下来这一个多月,傅恒与兄长们轮流住在庐墓内,为母亲守孝。待到九月中旬,乾隆帝自围场归来,傅恒之母斋七已过,乾隆将其召回朝中,命其继续担任户部右侍郎。

乾隆十年,皇帝正式命傅恒在军机处行走,压抑了将近一年的富察府也终于传来喜讯,东珊她再次怀上了身孕!

第150章 突然被定亲

因着那年小产过, 是以这次东珊特别小心, 生怕孩子又出意外。

犹记得乾隆四年,苏棠小产, 极为伤身, 导致她后来好不容易有了身孕, 再次滑胎,大夫说她身子没调理好,吓得她都不敢怀孩子,直至去年才终于怀上,历尽艰辛才诞下一女。

古人生孩子简直就是拿命做赌, 饶是东珊已经生过一胎,一想起苏棠和妹妹的遭遇, 她仍旧发怵, 但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即便太夫人已经不在, 无人催她,她还是发自内心的想为傅恒多生几个孩子,毕竟她常年在家, 闲来无事,就以带包子为乐。

只因某些纯真且暖心的话语总会从福灵安口中蹦出,惹得她忍俊不禁,心情大好。

原先她不喜欢孩子,打从生罢孩子,见证过他的成长之后, 她便打心眼儿里觉着自家儿子怎么看都又萌又乖,连带着看旁人家的孩子也觉着极为顺眼,浑忘了以往是如何的排斥。

东珊不由感慨:人呐!果然都逃不过真香定律!

东珊有孕,最开怀的当属傅恒,谨记前车之鉴的他特地嘱咐东珊,不可单独出门,若要出门,必得有他陪同。

实则东珊也无处可去,家中的嫂嫂们闲来无事都会过来陪她,苏棠也得了信儿,奈何今年四月间,她的公爹鄂尔泰病逝,她得和鄂容安一起守孝,不得空来看东珊,便差人送了贺礼过来。

提及鄂中堂,傅恒唏嘘不已,儿时的他也曾受过鄂中堂鄂教诲,对其很是钦佩。

鄂尔泰历经三朝,踏遍风浪,功勋卓著,纵有结党营私之嫌,终究是功大于过,雍正爷驾崩前特地留过遗旨,准鄂尔泰百年之后入太庙。

这太庙乃是皇室供奉祖先之地,受历代皇帝皇子们叩拜,鲜少有臣子入太庙,鄂尔泰颇受先帝器重,又是乾隆朝的军机首辅,是以有资格享此殊荣。

鄂尔泰去后,最有资历的老臣便是张廷玉。奈何他是汉臣,又是先帝留下的臣子,惯爱倚老卖老。

乾隆本就对张廷玉有意见,一心想培养新臣,傅恒才入军机处几个月,资历尚浅,还需历练,于是乾隆便将目标放在了一直待在军机处的讷亲身上,将他的名字排在张廷玉之前,任命他为军机处首辅。

张廷玉心里自是不痛快,但他又能如何,谁让自个儿是汉人呢?没有出身的优势,他一辈子都得屈居人下。

对此傅恒倒是没什么异议,毕竟军机处中皆是有功之臣,他在这儿不过是个新人,踏踏实实的学习如何承旨,听着前辈们分析朝局和战事,只做好分内事即可,旁的他不多想。

今日恰逢广廷休班,便带着咏微携贺礼去往承恩公府,他去找傅恒饮酒,咏微则去陪她表妹。

东珊瞧见表姐,格外亲切,拉她进里屋来坐,蔷儿呈上几碟蜜瓜和茶点,东珊笑问道:

“怎的不把孩子们带过来?”

轻摇着莲花团扇,咏微悠悠笑道:“晨起还好,晌午天太热,孩子们认床,换个地儿晌午不肯睡,八成又要哭闹呢!”

这几年,广廷一直待咏微耐心十足,咏微与他的关系有所好转,为他诞下一双子女。但她对广廷,不会再像成亲之初那般全心全意,而是有所保留,生怕他哪日又翻旧账,又伤她的心。

好巧不巧,宴罢,咏微拜别表妹,与广廷一起出府时,竟在府门口撞见那个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