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夫君是傅恒(清穿)(453)

作者:小香竹 阅读记录

兆惠所言句句属实,并无偏颇,傅恒心下有数,拍着他的肩赞许道:“皇上派你来押运粮饷真是屈才了,此事我会奏报皇上,将来你若有机会征战,必成大器。”

兆惠提出这些,并非是邀功,只希望能由英明的统帅改变现下的局面,尽快结束金川之战,百姓与士兵们也就不需要再这般煎熬,

“下官并不觉着委屈,不管是后勤还是前线官兵,皆是缺一不可,只要上下齐心,再大的难关也能攻克。”

眼前的男子眉目坚定,一派坦诚,傅恒颇觉欣慰,清廷需要的正是这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官员,兆惠正是难得的人才,只是缺少际遇罢了。只要他一直保持着赤子之心,定会有一展拳脚的机会!

除兆惠之外,还有□□登以及哈攀龙等表现出众的将领,皆受到傅恒的犒赏。

能得到朝廷的认可,这些将士们信心倍增,皆愿听从新任经略的指挥。

兵贵神速,听闻傅恒只用了一个月便已然到达军营,皇帝龙颜大悦,下旨赠他太保衔,加军功三级!

这太保乃是三公之一,自清军入关以后,能得此荣誉的,寥寥几人而已,乾隆一朝只有张廷玉在六十多岁时才享此殊荣,傅恒则是第二个。

皇帝的接连重赏令傅恒压力倍增,深感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这边安排妥当之后,傅恒直奔卡撒军营而去,与岳钟琪会面。听闻岳将军的复述,傅恒心中疑惑深甚,

“我军每次突袭,都能被莎罗奔巧妙避开,讷亲以为莎罗奔有高人道士相助,得以窥见天机,所以他才会向皇上请派道士前来,但我觉得这种说法未免太过玄乎,会不会是咱们的军营中有奸细?”

原本岳钟琪还想着,傅恒年纪太轻,又是皇帝的小舅子,八成也和讷亲一样,是来军营混军功的,今日见面,一听这话,岳钟琪便对傅恒刮目相看,暗赞这新统帅竟是一语中的,

“起先下官也觉奇怪,一回两回被他们察觉也就罢了,回回如此,简直匪夷所思,但当时是讷亲坐镇,他失败过一回后便不再管事,反倒只听张广泗的话。张广泗又顺毛捋,一心只想坑讷亲,将相不合,如何能成事?

下官人微言轻,我提出军营有内奸,要求彻查,却无人信我,认为我是危言耸听,下官也是无可奈何啊!”

“哦?”傅恒眸光深幽,抚着茶盏沉思良久,遂问他可有怀疑的对象。

岳钟琪点了点头,望了望帐外,而后才凑近傅恒,小声说出几个人名。然而他只是怀疑,并无实质证据。

思量片刻,傅恒已经有了主意,假意对军营中的将领们下达皇帝的指令,让那人听到,而后再派人监视对方的行踪。

当天夜里,果见那个叫王秋的有所行动,将字条塞入蜡丸之中,预备送消息出去,被人一把截获!

原来这王秋是张广泗的旧友,两人在云南结识,张广泗对他深信不疑,与之联络的则是金川当地的土官良尔吉,这两人皆是莎罗奔派来的奸细,张广泗竟将两人留在身边,两年来丝毫未察觉,致使军机泄露,贻误战机!

如今人证物证俱在,傅恒即刻下令,秘密处斩良尔吉和王秋,切勿惊动莎罗奔,按照他们原先的联络方式,给莎罗奔传递错误的情报,打他个措手不及!

斩杀奸细之后,傅恒开始研究他们先前的作战方略,昔岭朝向卡撒沟阳坡,木石碉寨林立,若要接近刮耳崖,必须先将昔岭阳坡碉寨攻克,奈何此处由贼军严密把手,他们对垒几月,始终未能将其攻克。

观察地势之后,傅恒上书皇帝,决定放弃以往专攻昔岭石碉的作战计划,他认为应该因机制胜,偏师另取其径,绕路而行,不与争碉,出精兵直捣贼巢乌勒围!

谁知,此时的乾隆接到四川布政使高越的奏报,说是现有的驻军营内,官兵夫役等人,每月需用米两万余石,如今又增三万士兵,又得多添两万石,保守估算,若从现在打到明年五月,共需用米二十五万石,加上其他军需,最少还得八百万两!

因着各省粮饷供给四川军营,其他省份米价上涨,一时间竟掀起一波抢米风潮,为了金川弹丸之地,耗费众多兵力物力,至今没有胜算,实在得不偿失。

看罢奏报后,乾隆心情沉重,不禁在思量,如此劳师糜饷,真的值得吗?若然讷亲与张广泗等人能一早如实上报军情,他就会加以斟酌,提早收兵,也不至于造成如今这样的局面!

原本乾隆还打算将讷亲押解回京,亲自审问,如今人还未到京师,乾隆已然咽不下这口气,不愿再见讷亲,改变主意,下令命人赶赴军营,将讷亲的祖父遏必隆的宝刀带去,将其就地正法!

同类小说推荐: